除了華玉外,母妃還有一個叫「小成」的丫鬟,這兩人跟著母妃一起入宮,小成幾年前「失足」落入宮中的湖裡淹死了。
小玉、雙成都是神話中西王母的侍女,青鳥是為西王母取食傳信的神鳥,所以三爺才覺得青信的名字應是母妃給他取的。
華嬪卻搖了頭,「不是,他到我面前時,就叫這個名字。」
華玉端著茶進來了,三爺沒有再開口,又坐了一會兒就出了重華宮。在去往天章閣的路上,三爺見德喜慢悠悠地走過來。
前晚又下了大雪,雖然積雪已經被太監們清掃乾淨,但太陽曬不到的青石板上凝結了厚厚的霜氣,走路需得小心翼翼的。
德喜見了三爺,恭敬停在一旁,待三爺走進了行禮問安。
三爺停住,問道,「公公何處去?」
德喜笑道,「聽說小草姑娘的信送到了,聖上命小人拿過去瞧瞧。」
三爺不動聲色地問道,「都取走?」
晟王與華嬪娘娘母子之間的感情,似乎變好了。德喜笑得更濃了,「小人將新來的信取走,前幾封信待會兒再連同畫一起送回來,交於娘娘品評、回信。」
三爺點頭,「公公考慮周全,有勞了。」
「這是老奴的本分,不敢當王爺誇獎。」德喜見他果然討了晟王的歡心,笑得如同雪中綻放梅花的老樹皮。
臘月,各處進京朝賀、納貢的使臣非常多,三爺忙著天章閣的事兒之餘,還要幫著二哥跑接待使節的差事,正忙得不可開交之際,臨江的來信到了。
與信一起來的,還有一個白髮老翁。
這老翁乃是與母妃定親的燕鳥山楊家的老奴,楊伯。當年楊家人自坪溪回燕鳥山途中覆船,楊伯自燕鳥山前來辦喪,扶著主人一家的屍體回鄉安葬後,便由同去的華遠懷將其安頓回老家養老。
華遠懷接了外甥的信,仔細回想青信這個人的模樣。他在六公主夭折時進宮,曾見過青信一次,他確信自己之前並未見過此人。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華遠懷派人去潮州燕鳥山接了楊伯,將他送到京城,讓他幫忙辨認妹妹身邊的大太監青信是否是楊家什麼人。
「絕不會是我家少爺,少爺是老奴親手安葬的。翻船後兩日,老奴在江下游找到少爺的屍體時,雖然被水泡脹了,但老奴還是認得出我家少爺的模樣。少爺背上的刀傷,有這麼長啊……」雖然已過去了二十多年,但說起當年事,楊伯依舊是難掩悲愴。楊家人死得,實在是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