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米的東西有一個固定組件,叫做石臼,具體的則有兩種,一種是一根上細下粗一米多長的大木棍,拎起來搗米,另一種是使用蹺蹺板原理,一根長木頭中間固定在高處,一端削平,另一端在木頭下面固定錘子頭,錘子頭下面放著石臼,人只要在削平的一端不斷的踩,就能達到舂米的效果,省一些力。
那王昌(趙漢皇帝,自稱自己是成帝兒子的騙子)期期艾艾的走過來,有些話想說,這坑蒙拐騙的皇帝看了看兩位著名的皇帝和一位著名的、心狠手辣的皇后,屁都沒敢放,灰溜溜的走了。
三人聊完了百姓,又各自感慨,讓天下安穩不容易,把天下弄亂卻很容易。
劉恆忘了舅舅薄昭給他填了多少亂,還敢殺皇帝的使者,到最後不捨得公開處死就勸他自殺,老東西就是不死,最後直接讓文武群臣上門哭喪才讓他死了。
只記得竇漪房找回兩個兄弟之後,為他們請了德高望重的老師,把倆人培養成謹言慎行安享富貴的聰明人,沒給朕丟人。
理直氣壯的和以前不知道什麼叫外戚禍國的始皇帝以及親人不是外戚是開國功臣的呂后一起吐槽了一會,漢朝這些個外戚呦,真是害人害己,這都什麼玩意啊皇帝也沒腦子嗎,只有劉徹用的衛青還算不錯,這就是碰上了!他可是先給人封的官職才發現人不錯的。
始皇帝到現在也不理解,大司馬這樣重要的位置,怎麼能靠著家裡有個女人當了皇后就能到手,皇帝怎麼能把整個朝廷的職位撥一半給女人家裡?哪怕是民間娶老婆,也沒有把老婆家的大舅子小舅子都弄到自己家裡管事的道理,就不怕鳩占鵲巢麼。
無德無才的人禍亂了國家,他們又因為德不配位必受災殃。
「雖說朕沒立皇后,即便立了皇后,也不會大肆封侯,隨意任用在朝廷中擔當要職。」
呂后笑盈盈的問:「要立功或考試,是不是?」
嬴政點了點頭。非常驕傲,沒有比立功更清楚的分辨一個人是否有才幹的方式。
劉恆贊道:「秦國收六國人才為己用,我當年看書時就讚許不已,五霸七雄都善用人才,終不如秦國。」
並且激情背誦了《諫逐客書》:「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正要各自回家,忽然看到韓都尉又來了。
嬴政心說:韓非一定是專門負責帝鎮的人,總是他來,他這工作倒是很不錯,看到皇帝欺負兩下,何等快活,簡直是凌駕於天下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