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月英大才,不該籍籍無名。」
去見閻君:「孔明隱沒於市有些時日,見閻君治下一片清明,願為效勞。」
閻君可開心了:「太好了!」
「讓我看看什麼地方最缺人!」
仔細研究一下,什麼地方都缺人!
「現在有兩個事項急需人處理,一個是官吏將士的花名冊需要重新盤查一遍,三百年沒進行清查,最近發現了幾個人雖然去投胎了,名字卻沒消的小紕漏,長此以往可不好,需要一個人來監察這件事。另一件事則是地府對百姓收租不收稅,最近糧倉有點空,官田有些荒廢。你喜歡哪一個位置??」
鬼差們吃的食物是自己種的。
諸葛亮:??請問這兩個職務有什麼趣味麼?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
他個人當然是更喜歡屯田的項目,春天把百姓安排妥當,秋天收穫一望無際的麥田,收穫後修一修水渠,等到來年春天繼續耕種。看到豐收的的麥田,肥沃的土地,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快樂。
「地府是井田制麼?」井田制是商周的制度,把一塊四四方方的土地劃成井字,周圍八塊土地給私人是私田,而中央的一塊地是公田,所有收入都歸國家,但國家不派人耕種,要由周邊這八家負責耕種。
「不是。你順著大河走過麼?不是河渠是自然的大河。」
「沿岸散步,走過兩次全程。」
把自己拔禿的閻君說:「大河由青石山中起源,流經過三鎮,在主城西南方向分叉,又兩條支流。我的城池就坐落在兩條支流之間,糧倉在城中,屯田在城外。你若要去,我讓匠作監給你翻修府衙。」
一聽就是個好地方,河流的兩支流之間,水流充足,灌溉的好,收穫一定很多。
但是很明顯,更重要也能更了解地府的工作,是清查花名冊。不僅能了解到各個衙門,而且,這是更重要的事。他直接說:「我欲逮住黃皓責問之,只要能責問他,審他,什麼職務都可以。」
「他幹什麼了?」
諸葛亮差點磨牙磨到出聲:「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要做準備,黃皓崇信鬼神巫術,認為敵人最終不會到來,於是,沒做準備。」
閻君:「啥?」
「世道都亂成這樣了,五斗米教都被滅了,還相信巫術?」
「真他娘的傻叉。」
「那個,傻叉是何意?」
「最近聽鬼差們說的,就是說這傻子腦子和糞叉一樣,傷人且惡臭,傷人之後能使傷口潰爛不治而亡。傻子通常幹不了什麼壞事,糞叉子又有用,拿來罵人都不合適,就結合了一下創造出新詞。」
「你至於嗎?這樣的人又不是第一次有,王莽還相信立一個皇后就能讓乾坤順遂,敵兵自褪呢。」
「離題了!」
諸葛亮:我一點都不想學這個新詞,不過……真貼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