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煙不解。
劉邦給她解釋:「要管事呢,就得聰明能做好,要是傻呢,最好有自知之明老老實實聽話。又傻又愛鬧騰,早晚得是死。」
劉欣對此大為贊同:「就是。女人都蠢死了。」
劉徹一腳把他踢到旁邊去,劉盈順手揪著他頭髮狠狠晃了兩下,又推出去:「劉徹,你注意點,差點撞在我們家兵俑上!」
劉病已把人拎起來,直接把衣領掛在樹杈上:「高祖說的不是女人,所有人都是一樣,你這個小傻子。司馬衷那麼傻,說不定是隨你。」
別問劉欣無子的問題,這就是倫理梗。
楊芷吃飽了桃子,聽他這樣冷嘲熱諷,又哭了起來,揪著楊艷的領子用力搖晃,也不會打人:「你,你為什麼要讓我當這皇后,還不如讓胡貴嬪當皇后,我倒是保住了你兒子兒媳,誰管我的死活。」十八歲入宮,三十四歲餓死,我太慘了。
司馬懿給幾人使了眼色,別在這兒當眾丟人,回去在慢慢說。司馬炎和楊艷的問題最嚴重,前者沒有主見任人擺布,聽信婦人之言,後者嘛,干預朝政,太子和太子妃是誰屬於朝政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漢帝們沒有跟過去湊熱鬧聽他們私下議論,就開始探討起一個問題:「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司馬家就配得上這樣的兒媳婦。」
「要是什麼時候司馬家的妃妾把皇帝殺了,那才帶勁呢。」
「我估計能有。」
「以前我看史書上禍起蕭牆,都覺得很痛心,今兒這事兒還真沒有。」
劉秀重提教育的重要性:「司馬家敗壞風氣,重用的臣子都是奸佞小人,我最近聽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奸佞的女兒進宮當了皇后,必然做奸妃,不能勸諫皇帝,生下來的孩子也必然不是什麼好東西。」
在家教這方面,古代認為父母雙方都很賢明有禮,一定能生好孩子。如果其中一方不行,那就賭命看教育,要是父母雙方都是混蛋,那不用想了,兒女一定也是,從種子到教育全軍覆沒。
曹操拉著二人探討:「司馬家禍起蕭牆,他回去之後必然要和司馬炎算帳,你看那司馬炎,到這兒兩年了,還憋著一股勁兒,自高自傲。等他們回去吵起來打起來,咱們再伺機而動。」
孫權劉備都點頭稱是,然後一左一右架住他的胳膊:「你用的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