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沉吟了一會,微微一笑:「好啊,請坐吧。孟德,你們的恩怨與我無關,在我的庭院之外再論,在我這裡就都是鄰居。」
劉欣:「嘖。」
曹操毫不遲疑:「只要春華在這兒坐著,可以,看見她我就沒有怒氣。」
張春華臉色如常:「多謝曹公。」
「別客氣。」(^_-)
倆兒子卻不由自主的開始想,年紀也對的上,生前也見過面,莫非……曹公當年就有所圖謀?
(加上親兒子濾鏡來看)我娘非常美啊!
扶蘇轉換話題,點了點地圖:「你們有不少人善於水戰,孫權,你會造船麼?阿盈給我做的木舟,出去沒多久就沉了。」
磕毛豆嘲諷司馬家大會瞬間轉變為磕毛豆商討船隻建造大會。
孫權非常誠實的說:「我能給你寫一串名單,推薦造船的匠人。要讓我拿著斧刨墨斗來坐船,還不如綁個竹筏。」
扶蘇的眼睛一亮,哇,我怎麼沒想到竹筏呢?
劉秀震驚了:「都說東吳善於水戰,你還會做竹筏?」
孫權覺得看一遍就會,只要是竹子就不會沉,拿繩子一捆就結實了:「會。」
「好!」扶蘇舉杯。
他種的毛豆,他請張春華摘了兩筐煮出來,但不提供酒,各自帶了酒,愉快的喝了起來。
司馬師道:「不然!鎮長聽我一言。」
扶蘇頓了頓:「請講不妨。」
「做竹筏用的毛竹,要有這碗粗細,三丈,才能承載兩人。帝鎮中沒有這樣粗的竹子,小河不能容三丈長的竹筏過彎去,而且竹筏要想耐用,需要上數道桐油。鎮長還是出去尋一制船工匠為好。」
「說的在理。」
孫權有點生氣,但仔細回憶一番,好像沒錯。
帝鎮邊上這小河不算小,可是說大不大,還有幾個拐彎。
司馬衷只有司馬遹這一個兒子,死了,司馬遹有三個兒子,也死了。三王隱晦的表示陛下你年紀也不小了,四十多歲的人了,別指望現在和羊皇后生個兒子,先立個侄子當太子吧。
所以呢?現在司馬倫死了有什麼用?掌權的諸王雖然是司馬炎之子,卻立了司馬懿與陳美人之子司馬遐的七歲兒子司馬覃為儲君,實在是可恨。張春華很快就想明白了,他們能立司馬覃為儲君,是因為其年幼、沒名聲、易於操縱,可以讓三王來共同掌權,這現在是妥協之計,將來也是隱患。倒不如實實在在的立司馬穎或司馬攸之子為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