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又出來碎碎叨叨:皇帝出征,太子在定州等著,長安洛陽空虛這要是有楊玄感作亂怎麼辦?
李治:啊?聽不見。
鬼差們比較喜歡這種長途跋涉的戰爭,可以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提前輪休。
這場戰爭消滅了高句麗的四萬士兵,李世民一打仗就興奮了,雖然沒有去做前鋒,也沒遲疑,非常猛,衝到賊城下百步之內。嚇得太子寫信勸他。
李世民:好的。以後爹爹再也不親臨前線啦。
贏雖然贏了,卻沒法保存全部戰果。
比較高興的是發現了一個驍勇善戰的薛仁貴,將來可以給兒子儲備著!
將軍的保質期比糧草長的多,囤一個年輕的,之後三四十年都能用!!
不是高句麗太強,是東北太冷。三月出發,到十月時草木不生,水土上凍。河面上大面積結冰,除了冷還是冷,一出門吹的臉疼,馬也覺得凍腿,人馬的糧草都有些不足。
只好從容退兵,路過之前沒打下來正在圍困的安市城時,城主上城頭拜見天可汗。
李世民:幹得漂亮,是個忠臣,比那些被我打敗的人強。賜給縑百匹。
率領三千護衛飛馬入關,終於見到寶貝兒子。
李治泣不成聲:「阿耶,您真的沒換衣服。」硬是穿了七個月,袍子都穿爛了。
……
打仗之前之後都要告祭太廟。
楊廣興致勃勃的湊過來:「怎麼樣?慘不慘?」
李淵笑眯眯的點頭:「高句麗是很慘呀。表兄,我兒子又為你報仇了。」
楊廣默默走開了,去找長孫皇后:「你在做什麼?」
長孫無病拿著一疊紙張:「這都是王羲之的墨寶,我丈夫最喜歡這東西。」
……
《五經正義》編纂完成了,留而不發,和被罷官的李績一樣留給兒子。
前者是文章教化,後者是給太子一個施恩的機會。
李世民帶著太子在嶄新的凌煙閣中憑弔了一會故人。感覺自己身邊的親人、親信都一一去世,而先帝的公主們居然還在依次出嫁……
被取名為兕子(犀牛)的小公主去世了,芳齡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