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淵給他分析楊堅,分析了許多,歸結到最後就是:楊堅多謀而踟躕,失卻銳氣!注意!楊堅是死後才有披甲上陣的經驗,他生前可沒親自打過仗,不比你父親勇猛。楊堅現在只想爭取平手,分出勝負,他沒有以命搏命的氣魄。虎虎生威的上吧,嚇死他!
李世民當時就念了兩句賦:「弭亂世而方降,膺明時而自彰。」
二人都為他鼓掌。
竇惠不想面對這個兒子,在隔壁屋裡靜坐,李明達也跟了過去。
長孫無病終於等到公爹把話說完了,好一套長篇大論,她給二人斟茶,低聲問:「我聽說別的皇帝只要稱臣再加上一半的陪葬品,就能換寵妃來到帝鎮裡。你為兕子付出多少?是不是少一些?」
李世民震驚的瞪大眼睛,臉上寫滿了『你怎麼會這麼想,我女兒比那些婦人珍貴的多,能與之等重的只有天下和你,她排第三』。
喝了一盞茶:「對閻君稱臣,全部的陪葬品,以後我的忠臣寫信問我能不能轉投閻君門下時,我批示可以,而且…每一個都可以。閻君沒想到我給這麼多,答應咱們其他女兒也能來看我們,豫章也行。」
雖然有點捨不得,可唐朝還能有幾百年天下,與其等到他們失卻耐心和情分再轉投他人名下,不如早點讓過去,不要熬干君臣之情。
虛名不足畏,陪葬品都是身外之物嗚嗚嗚我的蘭亭集序和王羲之的其他字帖啊,早知道應該把最珍貴的陪葬給皇后!我秦王府中的舊臣,哪一個不是從別的王侯手下轉投過來的?怕什麼!若是我的,必是我的。別人的人才,財富,土地,都可以是我的。
李淵覺得有點虧,他本來想弄個寵妃過來,都沒捨得。除了劉驁之外沒有人捨得做這種事。
長孫無病激動的握住他的手,低聲說起:「閻君的脾氣遲鈍木訥正直,對你也很敬重。之前有個蠢貨青史留名呢。我去拿書來給你看。」
她起身離開,李世民想起當時,自己提出條件之後,台上好幾位閻君驚叫『這麼多?』。
就這一句話,就打破了神秘而崇高、令人敬畏不安的神仙光暈。
李淵說:「及早稱臣也有好處,秦始皇就很早,聽說他在漢高祖再次謀反時按兵不動,又率先投靠閻君。闔家顯貴,把兒子提拔去監管軍械,又養了一個據說修仙有望的孝惠皇后。西漢的皇帝發展的也都比東漢的要好。」占儘先機。
「我和您想的一樣。」李世民假裝自己也是為了這個。實際上是談好這件事之後,在路上被都尉提醒的,當時還覺得他們把自己看的太無情了。怎麼會利用女兒做藉口呢!這是慈父的善報!
「明天若能重甲持槊,別說是楊堅,就算曆代皇帝一起上,也不是我的對手。」
李淵呵呵笑,靜靜的看他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