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有沒有告訴你,他派人暗殺皇帝的醫官,私藏甲冑,在朝堂上與我爭鋒,並且……他聽信傳聞,認為他不是我的兒子。」
李妙兒:「啊?」
「自古以來,罵皇帝的官員輕則貶官,重則處死都是尋常事,他們開口罵的時候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要是誰罵了沒有死,反倒是為那挨罵的皇帝臉上貼金。早知道後果偏要去做,最後死了有什麼可埋怨的?」
武曌道:「我讓他們求仁得仁。」
李妙兒被她的威嚴所震懾,老老實實的跟在她身後,拎著她的裙擺進屋:「可是有很多人去閻君殿前鳴冤。」
武曌無話可說,她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問清楚每一個人,如果始終能保持六七十歲的精力該有多好。雖然前面沒有多少栗子,沒有幾個皇帝活到七十歲,但大部分皇帝在臨死之前都會有點糊塗,做點蠢事。但是殺都殺了,還想讓我怎麼樣?誰不曾誤殺過忠臣?況且那些人還不是我的忠臣。李唐的忠臣對我來說,就是危險分子。
「那是酷吏他們為了謀求私利,羅織構陷。難道我能事無巨細的查問一遍麼?事後知道了,也只好殺了酷吏,人死不能復生。」
「哦。。。對哦。那他們為什麼要罵你?」
「他們畏懼我,恨我。」還有非議我獨寵二張。死後清醒下來想一想,權力的確應該抓在我手裡,誰都不能給。讓二張參與朝政是我做錯了,當時即便精力不濟,也應該讓親兒子……算了還是女兒吧,當時應該讓太平公主監國。可是殺他們倒不算錯。
「這叫什麼話。」李妙兒大叫:「我超怕祖父,我從來不敢在背後嘀咕他。」
李治和李弘都忍不住微笑,顯然李妙兒在背後也嘀嘀咕咕的抱怨過不少次——在被查作業的時候。
李妙兒:「李賢要我轉告你,他再也不會認你。阿耶說李賢按律當殺,是你們格外開恩。」
武曌盡力控制著不要發脾氣,還是被這句話氣壞了:「你去告訴他,我沒有這樣的不孝子。」又懷疑不是我親生的兒子,又一當上太子就忙著奪我的權力,全然不知究竟是誰讓他當上太子。高宗的兒子不少,除了我生的兒女之外,又有誰能被皇帝加以青眼?都是子以母貴。
李治的臉色不變,他已經出去見過李賢,這孩子看起來不是很聰明的樣子,母子二人爭權對皇帝來說沒壞處,太子私藏甲冑這件事到現在也沒能解釋清楚。武媚娘當時若為這孩子求情,他也得擔心是這母子想內外策應謀反,她什麼都沒說,很聰明。現在看來很明白,李治懷疑李賢藏甲冑的目標是自己,武媚娘懷疑太子有意暗殺她。都這樣了,還談什麼認不認的。
李妙兒坐立不安的問:「很多人都說你會下地獄……會麼?」
李治:「不會。」他結合陰律與帝鎮中過去的案例探究過,她的結果應該是很長一段時間被軟禁在帝鎮裡,即便唐朝結束也未必能出去。挺好挺好。
「我不會下地獄。」武曌對於地獄什麼並不擔心,她表面上信佛,私底下也信道,向各名山大川扔了贖罪金簡,還有很多可愛的小金龍,現在雖然沒有按計劃去天堂,可是也不差太多。即便真實的地府和佛道兩家說的不一樣,可是任用酷吏如漢武帝,沒事,耗干民力如隋煬帝,也沒事,我怕什麼?漢武帝用酷吏、興巫蠱所損傷的人命大概比我還多些。漢武帝動輒萬人、數萬牽連到巫蠱之禍中,我這裡受人關注,不過是因為我用一種他們想不到的方式當上了皇帝,同時又是個女人。
李治:「哎。」
武曌的寒毛都豎起來了,心說難道陛下對於我不會下地獄,感到惋惜遺憾?「陛下不要傷心,妾自知不得人心,天下人所敬仰的是李唐。狄閣老布下大局,讓五…王發動神龍政變,可謂大智。安金藏剖腹明心,可謂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