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繼位之後,只能先追封妻妾,已是屍骨無蹤,只能招魂安葬。
二女鬼忽然被大量陪葬品掩埋了。一夜暴富的原因在祭文中寫的清清楚楚。
好像一切如舊,實際上不是。出力不小的鎮國太平公主也開始更多的涉足權力,她和上官婉兒有交情,要求為她修訂文集。又開始攪進儲君之中。
李成器當過一次太子,李隆基一手把親爹抬成皇帝。
兩人雖然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可關係異常親密。倆人的親娘是同時遇害,在武后祭祀之後,神秘失蹤,到現在只能立衣冠冢。
太平公主支持李成器,原因很簡單,李隆基年輕氣盛,鋒芒一時無二,雖然表面上溫文爾雅,可是她知道這是個威脅。威脅到自己能否繼續自由自在,參與政治,如果是嫡長子李成器成了太子,他更弱。李隆基有兵權啊!
李成器雖然沒有兵權,但是聰明,想想祖宗故事。建成太子怎麼死的?承乾太子怎麼死的?又又又一次正式上表,支持弟弟:「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
讓我們保持兄弟和睦,以及我的安全。
消息傳到地府。眾人交口稱讚,這真是大智慧!
李建成:「替我幹什麼!」我怎麼就成了失敗太子的代名詞?
李承乾:「你看看人家做兄弟的!」
李世民快樂的撈出琵琶遞給李淵:「多好啊!我想為阿耶歌舞助興。」
李淵:我沒那麼高興!
第251章
太平公主這些人或許還不會為太平公主不惜自己的性命,但他們可以為了公主, 不惜別人的性命。
尤其是李隆基的性命。
皇帝李旦明白這一點, 李隆基更明白這一點。皇帝夾在心愛的小妹妹和心愛的兒子之間, 有些左右為難,一開始事事都聽取妹妹的建議, 再聽兒子的建議。越往後越覺得兒子的經驗豐富做事正確,而且更合自己的心意,妹妹開始弄權, 朝堂上的丞相與她關係密切, 她任命大臣, 收買大臣。
太平公主不善於弄權,武后什麼都沒教她, 她壯大勢力控制附庸的主要方法是——花錢買+給升官。包括贈與法帖、珍寶及宅院田產。升官部分就去找皇帝探討, 每每在李隆基處受阻, 就覺得惱火, 還想易儲。
歷史經驗告訴李隆基,不要等到自己的勢力削弱後再反擊, 太宗那句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沒錯, 他現在只想要『興替』。
眾所周知, 在過往青史上那多如繁星的留下的名字的人群中, 基本上能花錢買來的人, 優秀,但不夠忠誠。刺客除外,刺客拿到的是黃金, 看到的卻是尊重及對自己的賞識。受到前程和生命威脅而加入的人,或許優秀,但不夠忠誠,隨時都可以反叛。武后深知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