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眾人沉默了。
李世民難以忍受這種言論:「你以為自己能活多久?」歷史證明,六十歲才是一個皇帝最合適的年齡。如漢武帝、梁武帝。唔,漢高祖是個例外,他現在的壽命恰到好處。
武曌換了一種說法:「或許壽命不長,但不應該生病。」
李世民:「嗯?」
長孫無病:「嗯?」
李治:「嗯?媚娘,你怎麼就不該生病?」有誰是該生病的?
「我自以為不會生病。」武曌嘆了口氣,整理情緒,心說我一定要記得,你們是體弱多病、不算長壽但武力超群的祖宗們。
不敢惹不敢惹,沒人敢惹神箭手。
李治介紹道:「這是你曾祖父,祖父。」
太平公主再次行禮。
皇帝們(含武曌)開始盤問她這一生的事跡,都做了什麼。兩次政變中出力多少,把持朝政是否想篡位,為什麼要和李隆基互相殘殺。
太平公主:「李隆基生性涼薄,我不掌權,必為其所害。」
「胡說八道。」武曌:「我看他很好。」
李世民也道:「聽說他特製了大被長枕,和親兄弟睡在一起以示親近。什麼事上顯出涼薄?」
「直覺。」太平公主解釋道:「他現在局勢不穩,我是他的強敵,他怎麼會自毀長城呢。等到坐穩了皇位,多則十年,少則五年,一定會顯露出來。」
薛紹以目示意:你有信心嗎?萬一他是明君呢?
太平公主沒有回應他,只是心說:歷代那些著名的明君也有做錯事、殺錯人事後翻案的時候,我就不信他能一生不出錯,我也不信他的功臣都能不居功自傲,呵,只要有一件我就沒說錯。
但無論她說什麼,一個公主從折騰易儲,到試圖謀害皇帝,都是錯的。幸好近些年事令人震驚到麻木,皇帝們都不為此驚怒。
薛紹看話題暫告一段落,拱手道:「天后,天皇對我很滿意,有言在先,只要公主願意,我們可以再續前緣。太宗皇帝,薛紹想求您一封手詔。」
李治滿意的點點頭,看我選女婿的眼光多好啊!
李世民問:「武曌,你和我女兒的矛盾由什麼事所生?」
「我忘了。或許因為…」
長孫無病打斷她,看了看這一對年齡相當的年輕男女,是她的孫女和外孫。拉著二人仔細打量了一番,很般配的樣子,一個精明外露,一個內斂溫柔:「世易時移,你們想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