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開玩笑道:「三個武帝都滅佛,可惜沒有我。」
李炎道:「當時若有佛教呢?」
劉徹笑了笑:「唔,必然要收稅的。」他都開始對小孩收稅、賣爵位給商人,何況是僧尼。需要用錢時,看誰有錢都不順眼。
三人笑了一會,不禁悵然,土地永遠是那片土地,自己這邊的朝代更迭,對面的敵人一樣是國號輪換,可是雙方永遠敵對,且戰且和的漫長歲月磨滅了無數的良將勇士,雄心勃勃的帝王和閉眼裝死尸位素餐的帝王總在輪番出現。
郭昕當年的雄風淹沒在塵沙中,聽說西域的百姓還問『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那些天寶年間淪陷的百姓,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
拿出地圖來探討當年和如今的戰爭,西域這地方,真是天高皇帝遠,管理不便,有險要地勢,廣闊但沒有良田。地勢和生活方式註定了這地方容易反覆。
李炎沉聲道:「太和公主五次改嫁,何嘗不是大唐的恥辱。」只因為唐朝積貧積弱,皇帝軟弱無能,讓姑母輾轉於諸人之手。國家安定本是男人的事,是皇帝和將相,是軍隊的要負責的事。公主在唐朝是公主,到了外國就是個有錢美女,唐朝強盛時,她有靠山也遙遠,唐朝衰敗時,她的虛名雖然可以保命,卻毫無用處。歷史早就說了,和親與和平沒什麼關係。
公主的命運和娘家的興衰聯繫在一起,他當年以禮迎姑母時,還有七個公主拒絕前往迎接,被皇帝一頓懲罰斥責還寫入史冊中。
劉徹點點頭:「狄山亦如是。號為狄仁傑的祖上,實則遠不如他。」狄山這個廢物主和,沒打之前主和,打贏(慘贏)之後還主和,還辱罵張湯,以儒家的道德服人,強烈勸皇帝派公主去和親。於是皇帝就讓狄山去邊關以德服人,幾個月後,匈奴犯邊時就把狄山的腦袋帶走了。
二人氣哼哼的探討了一番和親是戰敗的表現,喪氣!
……
過了數日,劉邦又悠然回來,忽然發現有些寂寥:「武曌怎麼不在家了?走了?」
李治正在和李适對詩,李适這個狂熱的寫詩愛好者,到帝鎮不久,詩作快要等身。「唔?媚娘在閉關。」
劉邦眉頭一挑,他雖然一向厭惡這種能執政的婦女,喜歡傻白甜的小姑娘,卻依然關注武曌——每次看著就膈應也得關注,關注自己看著礙眼鬧心的人比關注關注自己喜歡的人更重要,因為只有前者才有力量。過去抓了一把瓜子:「真在閉關?不是被你們騙去投胎了?」
李治微微一笑:「漢高祖的妙計不適用,我對她余情未了,她也已悔過。」漢高祖之前建議他們,可以騙皇后說『立刻去結算功過,然後就可以成仙啦!』李治當即否定,皇后沒那麼好騙,在高祖和太宗考慮期間,李弘伏地大哭,哭了半日。
計劃就被取消了。倒不是他哭的動人,主要是仔細思考之後,覺得不太可信,皇帝們對自己幹了什麼心裡都有數,尤其是死後,特別冷靜。太宗給她一條成仙的路,那顯然就是陷阱。
劉邦嘆氣:「那可挺好啊,我就愛看美人。聽說新來了王才人?還聽說武宗緊急和她成婚,試圖和閻君砍價,結果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