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鈺怔了一怔:「我自己也說不清楚。好孫兒們對我真心孝敬,等到李忱繼位之後,對我只有禮法而已。」兒孫在台上時,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各地的貢品珍饈都給她送去,待著沒事帶老祖母出去玩。等到李忱繼位後,他做的倒是合乎禮法,但她心裡難受,也的確是冷淡有隔閡。
她雖然覺得自己突然去世,有些蹊蹺,但在皇帝懷裡哭了一會:「我那時候活著也沒有意思,眼睜睜的看著鄭氏做了太后,耀武揚威,我……我恨不得早早的來見你們。我的命好苦。」
皇帝們當然不會跟她說,你看看邊境那些人,一個個比你慘得多。
郭子儀和妻子王氏翹首以待等著孫女。他雖然破例有幾個妾被封為夫人,那是皇帝的恩惠太勝,封他太尉他不要,封他尚書令也不當,就從他身邊努力劃拉個人晉封一下表示表示。
其實和夫人的感情甚深,他那八兒八女中,霍國夫人王氏生育了其中六個兒子和八個女兒,倆人還白頭偕老,霍國夫人壽享七十三歲,可見不僅恩愛,身體還很好。
長孫皇后對此表示非常羨慕。
根本不需要羨慕這件事的武皇后卻沒有出來。
李隆基很擔心她某日會在自己身後飄過,那就更可怕了。作為同樣失去過權力的皇帝,被政變拿下的皇帝,他還沒能放下對人間的執著。或許武后的心態很好,又一次及時調整到最適合生存的狀態中。
正如她在太宗後宮中籍籍無名,在感業寺中低調誦經,先抑後揚進入皇帝後宮……成為太后,放權,奪權,稱帝,被奪權,深宮病故之前理清思路。
如果說人生經歷有助於修行,那這倒是順理成章。
……
白居易又收到請帖,去和喜歡的古人一起喝酒,陶淵明和李白醉眼惺忪,勾肩搭背:「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這是白居易悼念李白的詩,他覺得自己和李白一樣,深深的懷才不遇。
「誰教冥路~作~作詩仙。」
這是李忱寫的《吊白居易》,不是說白居易很吊哦,而是憑弔白居易。李忱繼位之後就想任用白居易,很可惜,白居易沒能趕上這一天,半年前他剛剛去世。
文人們總在醉生夢死,人間無數的痛苦,明著說容易被逮起來,暗地裡借古諷今又覺得不夠坦蕩自然,不說話卻添煩悶,唯有喝酒寫詩而已。
到地府之後就無所謂了,喝酒可以暢快且不說,更可以對人間時直言,不論是褒貶評論,都可以暢所欲言——然後被反對派暢所欲言的罵,偶爾還會堵在路上,用地府的解決方式來解決爭論——動武。
最終捧唐派和貶唐派文人雙雙被抓去服役,新的一輪爭論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