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為宋朝。
郭威大怒:「趙匡胤不知廉恥!學我黃袍加身!」
郭榮捂心口:「氣死我了。
宇文邕仰天長嘆:「我和柴榮真是同病相憐。」其實楊廣也是留下孤兒寡婦,然後滅國,但隋楊那是活該。
第307章 一樣慘)捉蟲)
「哎,老劉, 劉知遠, 虧了吧?」
「還行, 孩子做錯了事,本就該罰。」劉知遠早已和郭氏父子重歸於好, 有道是解決尷尬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尷尬,劉承佑已經被他捆好了插上荊條送給郭榮——當時也是沒想到郭榮亡國這麼快,他是按照對方還能再來三四個皇帝做的籌劃。
郭榮接住劉承佑, 見過去的主公擺出這樣的架勢, 他也不好在說什麼。生前劉承佑死的就很可笑, 死後又被後漢皇帝如此的以禮相待,足以。就把劉承佑原樣奉還——照樣捆著送了回去。
就圍觀皇帝們的意見來說, 劉承佑殺那三名大臣, 殺的不算錯, 仨人不僅囂張跋扈, 還禁止皇帝對朝政發言,確實是找死。要說劉承佑那時候就算是個昏君, 也不公平, 他還啥都沒幹呢。想立美人做皇后, 被制止, 美人死後想追封為皇后, 被制止,議論朝政,被制止。最大的錯誤就在於將在外, 殺了他全家,這豈不是幫著將領斷去後路?更何況這倆人被滅門的人,如今先後成了皇帝。劉知遠為圖消滅敵人,就只能把兒子捆起來懲罰。
到現在後周一滅,表面上劉承佑還是原先那個挨罵的亡國之君,實際上待遇瞬間就提高了。
涼唐晉漢和吳越蜀漢唐的皇帝們冷眼旁觀,看的清清楚楚,看到劉承佑如今吃好喝好幹活輕省,但郭威郭榮這父子哪有閒心注意到這件事,他們無言對坐,要說心情呢,也不是很驚詫,就是憤怒。
無言以對,唯有靜默而已。
皇帝們大多喜歡勤政節儉的皇帝,不管自己是不是,先認定自己和這樣的人是同類。
劉徹就覺得郭榮和自己有點像,只可惜命短,要是有自己一樣的壽命,准能封狼居胥——別管地理問題——宋朝建立的第三天,信步走了過來:「郭榮。」
郭榮正在整理自己的陪葬品,他和其他人不一樣,在仔細考慮了當前情況之後,他想去做生意。生前就曾做茶葉生意,那年年紀小,十五歲從軍打仗,生意和打仗不可兼顧。「鎮長有何見教?」
劉徹問:「你今後有什麼打算?」
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把這個宋當回事,前面已有五代,才五十年,這個宋又能堅持多久?雖說另外幾個小國的皇帝都有些昏庸無能,朝綱混亂,那只是不知道會便宜誰。以趙匡胤的年紀來說,可以預估二十年後在此相會。
郭榮微微一笑:「若趙匡胤居於此處,我情願當個奸商,高價賣東西給他。」如果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就不算統一天下。但是得讓其他商人都給我個面子,不和他做生意。
怎麼達到這個目的呢?武力威脅不可取,那麼就用商業來解決:「我生前大力推動商業,不像其他人那樣重農抑商,竟與閻君的策略暗合。」
劉徹就商業對國家政策是否有影響,和他展開了一番探討。漢武帝是主張鹽鐵專營的,即便不缺錢,也不應該讓商人賺那麼多。「商人賺得多了就開始收買官員、偷稅漏稅、大肆買土地,商人占據的土地多了,流民就多,就不安全,商人就可以以有匪患為由,名正言順的招攬部曲,而當地的官員被買通也不會加以遏制,想想黃巢和朱溫吧,唐亡於私鹽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