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乎理法的是不要當眾大呼小叫,讀書之前用不著沐浴更衣,文以明道,乘載文字的紙墨那有什麼講究,這些不知道是哪來的禮法。
胖儒生倒吸一口冷氣:「你好大膽,竟敢侮辱聖人!」
「孔丘沒死嗎?我怎麼不知道?」我,孔丘,不知道自己死沒死?
胖儒生的朋友,瘦儒生高聲道:「聖人去世怎麼能叫死,那叫駕崩…不對,是薨了!」
「諸侯高官才能稱之為薨。」
圍觀群眾有些人認識孔丘,有些人漸漸猜到這人是誰,畢竟這個外貌和談吐舉止也算特殊。總有厚道人出來點破身份:「這位老先生莫非是孔聖人本人?」
孔丘心說:我不愛出門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都叫我聖人,就好像沒讀過我的書一樣。禮崩樂壞的主要特點,就是所有尊貴的稱謂都在普遍開來,應該受人尊重的身份稱呼變成恭維客氣。
之前看他的黑臉膛大鬍子和兔牙,怎麼看都是個莽夫,點破之後,怎麼看都是孔子本聖。
在眾人反應過來之前,他意興闌珊的走了。人間雖然推崇他,可子孫後代沒聽說出過什麼忠烈賢明的人物,官員讀了論語,該貪污貪污,該弄權弄權,可見教的敷衍,學的功利。
賢愚並無變化,讀了書只選用符合自己思想利益的那部分,說明是各人本性。
有些學生沒救的。
……
遼國使者最終見了閻君,也得到了允許,可以請神鬼前去修造巍峨壯麗的高山。
神鬼們的修行差異太大,有些人只是會飄,有些人能呼風喚雨,移山填海。又沒有學院,依然是師生相傳。
有一位久居深山的漢代鬼魂飄然而至:「卦象上說,宋遼早晚必有一戰。人間作戰,陰間亦不消停,願往遼地一行。」
閻君心說我們派去護送神鬼的都尉就是幹這個去的,畢竟神鬼根本不需要護送。
……
在趙光義把朝政收歸中央不久,王小波和媳婦李氏商量了一番,拉著小舅子李順一同起義。
蜀地富庶,被搜颳了一遍又一遍,令人忍耐不得。
皇帝們歡喜:「他是個茶商。」
「和鹽商差不多,就是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