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對誰錯,誰為大宋江山的柱石,只有等最後才知道。空談無益。
他們除了見到自己的偶像之外,還有幾個人想見,那就是李白、王維、杜甫,可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就連新詩都沒有。最後一首能找到的李白新詩是十年前的作品,這可不應該呀。
在歐陽修那兒見到了武曌皇后,二人大驚:「文忠公?」閉門與女子私會!這不可能。但是這位美貌佳人的衣領實在有點低……
唐朝的裙子露的面積,比宋朝大的多。武曌雖然穿了一件超薄的白紗打底,那只是增添了一點朦朧美,一樣看的清清楚楚。
武曌點了點桌子,示意歐陽修代為介紹。
二人聽完之後更為震驚,這就從一個嫵媚美女,變成了『后妃干政』的代表人物,但也難怪,只有這種姿色才能迷住唐高宗,有點合理了。
都和武曌皇后不尷不尬的聊了一會,都很矜持,沒有評價她,只是被她一句句逼問,追根究底,問新舊兩黨為什麼完全不能共存,這位皇后超凶的。
武曌問了半天,發現他倆的答案和人間看起來結果有些不同,顯然新舊兩黨矛盾的基礎在於朝廷的官職有限,如果只有一家獨占,資源就都屬於自己。
武曌還想指出他們以及皇帝改革的問題根本之所在——酷吏真的很好用。但她沒這麼熱心,這也不是什麼好話,罷了罷了。
王安石:「不知杜甫今在何處。」
武曌微微一笑:「與太宗在外,吟詩作賦。」
唐太宗還是很矜持,不論別國地府取得什麼成就,只說是散步閒遊,吟詩作賦,歌舞宴樂。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攻城略地之後不得散步嗎?取得勝利後歡歌暢飲時不寫詩嗎?和別的可汗、皇帝結盟時,不就得歌舞宴樂嗎?李白很想展示他的文武雙全,和杜甫一起,去的飛快。
聽說太學祭酒本來對他大加讚賞,現在差點改課本,把誇讚他的部分刪掉一半。
司馬光:「唐高宗又在何處?」
武曌笑而不語。丈夫自然有他自己的事,一會聊完了一起去觀賞歌舞。
王安石又問:「五代時,兩次盜發乾陵,都風雨大作,人都說是武后神威不可侵犯,當時武后身在何處?」他不相信那種說法,現在雖然沒見到自家神主,但也隱約猜到,皇帝們去世後短時間內,可能在某處世外桃源,或如傳聞中所說,身居天宮。
武曌看出來他在質疑自己:「呵,正是朕大發神威,以風雷退敵。」
她這一個『朕』,引發在場三人強烈不適。
司馬光又說:「希望將來可以謁見太宗,請他來評價我與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