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真正震驚朝野,聽說這個消息的人,無不震驚,羨慕,崇敬或鄙夷。
總而言之……真的很厲害!
互相問:「你能做到嗎?」
「我不行我不行。」
「三個就頂天了。」
「老夫在這方面自愧不如。」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別人也有浸淫此道的,別人也有吃藥或修煉房中之術,沒有一個人,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和強度。
關漢卿寫了許許多多的雜劇,雜劇大行其道,李隆基的祭品猛然增多。
別的皇帝祭品多了,都是後人憑弔敬仰,只有唐明皇的祭品一多,就受人嘲笑。雖然郭榮也和劉備一樣,跨行業當了手工業的祖師爺,但梨園行的祖師唐明皇,實在是可笑。
李隆基憤憤的挖了個坑,把祭品埋了。
趙禥下來之後,祖宗們一看,他的腦子確實不靈活,確實是傻,就把趙昀又從坑裡挖出來,揍了幾頓埋回去。
立一個笨蛋當皇帝,當然是立他的人最笨。
最後趙昰和趙昺兩個小皇帝一個落水染病而死,另一個被陸秀夫背著跳河。
(宋恭帝)趙被送到西藏出家為僧。
宋朝正式滅亡,地府面臨一個巨大且嚴肅的問題。中原徹底覆滅,那麼中原地府要暫時停業嗎把所有人間生魂都讓渡給別人?如果還收回鬼魂,繼續地府的維持人間正氣的職責,那麼收走哪一部分人?
這不是閻君在內部會議上就能談出結果的問題。
忽必烈在人間高高興興的左手一個馬可波羅,右手一個趙孟頫。
哪裡知道四個地府都在為他的大成就而備戰備荒。
嬴政按著桌子:「談,談不成就戰。」
閻君們平時總和他說不要打仗,然後在談論人間朝政時先罵主和派,再罵主戰派。事到如今都保持緘默,開始思考,是戰是和各有利弊,但地府不能關閉鬼門,還得繼續往來。
李世民恰到好處的回來了:「我同意。我在遼金地府占據了半壁,坐擁億萬臣民,倘若以我為閻君,這半壁江山盡可以歸入中原地府,遼金如今已經結盟抵抗蒙古,我與他們素有往來,我若是閻君,是戰是和,都好談。我知道有三位閻君早有退意。我的子孫盡在中原,不想讓此間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