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搖搖頭:「老二就不是個東西。慣壞了。老三更蠢,敢打廚子,我這些年南征北戰,都不敢打廚子。老四略好一點。」
劉邦:「多大點事,趙大你走吧,我和我這小兄弟得好好喝兩杯,我們倆的事你不懂。」
趙匡胤點點頭:「古往今來,能白手起家稱霸天下的皇帝,只有你們兩位了。」
第341章 爹的畫像
劉邦和朱元璋兩個人非常相似。
但白手起家的人更願意和貴族吹噓一下自己比你老子比你祖宗都厲害,之前遠程互吹對方, 其實是誇讚自己, 現在倆人面對面, 不知該從何說起。
說對方治國的政策方略,又遠遠算不上贊同, 甚至可以說是風格迥異。
劉邦信任丞相,朱元璋直接廢掉了丞相,自己干丞相的活, 劉邦沒少在背後嘀咕『累死你個傻小子』。
同樣是分封諸侯王, 劉邦覺得他給異姓封王這一點簡直是自取滅亡, 養子怎麼了?瞅瞅隔壁這群養子。朱元璋覺得他分封功臣時小心眼,你先封了, 誰瘋了, 再殺, 多簡單的問題。
唯一的共同點是都有開國功臣謀反, 劉邦又不想說自己想殺樊噲沒殺成的事,也覺得他殺李善長殺的過分了, 藍玉倒是該殺, 蓄養了幾千義子養子, 這就是要謀反, 只是株連太廣, 你們那會不缺人口嗎。但在靜觀後效之前,說不出究竟是誰對誰錯,執政者不是每次都能猜到自己行為會帶來的結果。判官們經常得申請閻君親審, 就是因為他們判斷不出究竟該從出發點、還是從結果來審判。
劉邦也不是隨時隨地的罵人,大氣的端著酒碗:「你的皇后好啊,真賢后,母儀天下莫過如此。」
朱元璋心說:是啊,我又不想換太子,哪怕兒子死了都得讓孫子繼位,不讓別的兒子來。別的女人就隨便睡睡罷了,還是和皇后在一起恩愛又舒服,她安心,我們夫妻倆當然過得舒服,夫妻都不和睦,家宅不寧。
「好眼力!你若誇我,我得謙遜兩句,夸秀英,說得對!」
「比我原先那個缺德娘們好多了。」
「呂后總比武后好一些。」
「嚯,這倒也是。呂雉的姿色可不如武媚娘。」
二人在一起罵了一會不聽話又廢物的混蛋兒子們,生的多生的少都不重要,得頂用。「老弟,你將丞相大將軍、后妃亂國的弊端都迴避了,只留下藩王戍邊,不擔心變生不測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