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緩稱王?就是因為誰稱王誰就是攻擊目標,笨蛋才認為占據帝王的名分能有什麼用。軍心在獎懲和同進退,民心在於治理和殺貪官,哎呀可氣死我了。
「天命無常,惟德是親。啥是德?讓百姓都吃飽飯就是!」朱元璋氣的啪啪拍大腿:「還有你用兵,你就說你用兵用的什麼玩意!我給你留下的家底不薄啊!有一半能運用好了,朱棣絕打不進京城。做皇帝要知兵知將,你錯過多少機會?用的主將一個個的都是什麼玩意?他娘的比你還傻!商君書講勝而不驕,敗而不怨。幾千年前的老鬼都知道的道理,你不知道?打勝了給大臣升官,打敗了立刻罷免,你這麼折騰誰不想投敵。只有朱棣一個反賊,全憑朕的餘威!」
朱允炆做最後的掙扎:「您定奉天殿,聖旨開頭改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難道不信天命?」
朱元璋不能說是徹底不信,氣運還是信的,但他更覺得這是自己的本事:「我信,但我從不依賴天命!」我那主要是糊弄天下人。
馬秀英端過來一碗酒:「喝點酒,疏解心情,要不然你打他一頓吧,別把自己氣壞了。」
朱元璋噸噸噸喝掉:「我精心教了這些年,教出個什麼玩意?我沒教他骨肉親情萬難割捨?儒家沒教給他仁愛?」
朱允炆只能說:「老師誤我,老師誤我。」
「誰讓你聽他們的?你自己長腦袋是為了好看嗎?不許推卸責任!」朱元璋啪啪的拍他腦袋,並推卸責任道:「滿朝文武都是爺爺留給你的,你偏偏聽信那二鼠輩的讒言?難道沒有人勸阻你?」
目前的朝廷還不是一言堂,遇事時,眾人都要為皇帝分析出謀劃策,就算皇帝本身有自己的立場也會被說服改變。「我費心教導你這些事幹什麼呢,當初不如給你個碗,讓你去體會民間疾苦。」
朱允炆被揍了兩巴掌,腦子忽然清醒過來:「天命在燕賊啊!陛下容稟,古時候漢高祖所遇神風,漢光武所遇隕石,吳主孫權西風轉東風,這難道不是天命嗎?有三次妖風相助燕賊啊!白溝河六十萬雄兵迎戰,李景隆的帥旗為妖風摧折。次年,盛庸軍的順風忽然轉為逆風,燕軍由逆風轉為順風!真定之戰時,又是妖風相助。」
朱元璋抄起酒碗砸過去,終於受不了了,噼里啪啦的揮著大巴掌打了一頓:「……藉口都他媽用爛了!打的贏就是拼死抵抗,打輸了就說是妖風。」就以你對戰敗官員的態度,戰敗立刻貶職獲罪,換成是我,我他娘的也得說是妖風。勝敗本是兵家常事,如果真有天命所歸,濟南怎麼會打不下來。就沒有一陣妖風把我的畫像和神主牌位吹下去?
馬秀英就淡定的在旁邊看著他挨揍,勸都不勸一句。朱允炆非常失望,又不敢說什麼,只能抱頭挨揍。
朱元璋從朱柏被逼自焚很有氣節,你丫這是活該,如果沒幹這些事,藩王豈能不救你?要針對朱棣,你就直說,挑明了整治他!一路罵道鐵鉉掛自己的畫像,寫自己的神主牌位,你丫還嘉獎他,給他升官發財:「以後藩王謀反,各掛朕的畫像名號!帥旗前面是……我諡號是什麼?開天大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