捫心自問,到後期, 成化十八年往後, 確實有些惰政, 驕傲自滿而且懶得應付日復一日重複的問題。對大臣們的勾心鬥角已經倦了, 想要讓國家再進一步, 實在是太難,就懶得過問了。忘卻初心啊,多虧朝廷內外沒有什麼大事, 要不然難逃祖宗家法。當時還有過廢太子打算,也不知道朱祐樘會不會記恨。我對我爹心有芥蒂,不知道他心裡如何,哎。
李世民回到山上的宮殿中,看到自己的皇后和別的閻君夫人正在做有趣的遊戲。「這是在畫什麼?」
兩名閻君夫人面對面的擺設了畫案,手執勾線細筆,蘸著淡墨,時不時的抬頭看對方一眼。
長孫無病:「你來看,這是現在最時興的題材,很有意思。」
李世民走過去一看,她在畫的是對面的美人提著毛筆猶豫不決,桌子上展開的畫卷上,雖然角度很平,還能看出來是牡丹花叢中的半個美人。想必對面的美人也在畫長孫皇后提筆畫畫,只是不知道姿態服裝如何設計,互相參考的只是相貌。
說到是時興的題材,他忽然想起來:「以前遙畫的王羲之牧鵝圖,竹林七賢圖、耕讀圖一類畫,現在都改成了著墨圖。」
他喜歡欣賞字畫,這些名家面對面互畫對方創作的圖,還是很漂亮。技藝高超,墨色精妙。相貌也畫的惟妙惟肖,只是有些挑剔,必須要雙方互相看得起,才能湊在一起畫這樣的圖。畫好之後也是各自收藏,雖然願意給人看,卻要不到。他饞的不行,奈何自己善書不善畫,換不來。
一位閻君夫人:「最有趣的是米芾畫的那幅蘇軾潑墨圖。」
說起那副畫誰都想笑,倆人對著畫畫時,蘇軾認認真真的畫米芾,米芾唰唰唰的畫山水畫,六尺畫卷上滿是山水畫,就在河邊畫了一個小亭子,亭子裡有一個胖子,一個瘦子,面對面的畫畫。
畫完之後都要互相交換作品,蘇軾毫不吝惜這幅畫,就掛在牆上,大開院門,任人往來觀看。
其實他不吃虧,米芾的山水畫的最佳,只是這樣畫出來的詼諧風趣,叫人好笑。
在兩個畫案之間來回溜達,觀賞雙方的進程。
長孫無病當然還很平靜,甚至想把筆給他讓他代筆。
另一位夫人就有點受不了:「忽然有種殿試的感覺。受不了。我先告辭了,筆墨都放在這兒明日再繼續畫。」蓋上硯台蓋子,拿著毛筆和筆洗出去到溪水裡洗毛筆。
長孫無病笑盈盈的和丈夫一起送她們出門:「等他走了,咱們相聚的時間多著呢。」
「那可未必。」兩位閻君夫人手挽手:「我們倆才是朝夕相處,你家那位,空閒時間多的很。」真有點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