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君們正在展開有獎競猜,壓劉邦現在是否回到中原地府,他之前用了什麼辦法消去勞役,那個感覺很正直的外國鬼和他是什麼關係。
賭的很大,壓了一天假期。其中一個選項只有一個人選,如果他對了,直接贏走十天的假期。李世民還沒回來參賭,等他回來可以補下注。
閻君們正拿著簿子傳看,探討要不要再加碼,如果倆人一起贏了對面八個人,假期要均分的。
嬴政無奈的靜靜看書,書是正經書,只是字裡行間中,總會浮現出剛剛那個人的眼睛。雖然眼睛的形狀不一樣,眸色也不一樣,卻有種共同的東西——眼中有一種亦正亦邪的閃亮的光,不是明亮正氣,也不是賊眉鼠目。
很難形容。但除了他之外,別人沒有這種光,也沒有這份心性。
不對,這其中肯定不對。
他當然知道去投胎一次的人能帶著記憶和新的面貌回來,但是……會有這麼巧的事嗎?如果是劉邦,那麼會的。下次見面時叫他一聲。
劉邦,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咿!西遊記真叫人過目不忘。
正在這裡思考時,趙昚忽然來了,掏出一封信呈上:「家母吳氏有一封奏本呈上。」
「拿來。」
拿上來一看,信中寫到,之前她三次上奏,說理學被遏制後齊心協力傳教,翰林院貌似是壓制儒教,實際上是武曌的一言堂,這雙方都試圖動搖地府的正統尊道思想。三次上奏均被閻君置若罔聞。眼見得暗流涌動,她現在挑動事件,請閻君靜觀。金針刺破膿瘡,宜早不宜遲。
信中還誇耀地府的『正道』與人間的道教截然不同,是正道,是正氣,在嚴格和自由中,做到了中道了義(佛家詞彙:破除了對立和執著)。她希望能長久太平,保持原先的狀態,對過於執著的理學放縱,不以正道引導,又新增了過於自由的翰林院,由那樣一個抱有私心的人來引導,不能達到平穩。翰林苑中那些人,慣會對上粉飾太平,對下以刺激的東西令人心馳神往,日思夜想,漸漸有許多人生怨,又有許多人不安分,打亂了原有的平衡。
閻君們嚴肅起來:「不錯,現在的炁確實有一點混亂。」
「我還以為是小婦人受了半生酷刑帶來的怨氣。」
「難道不是倭寇屢屢犯邊,所殺的鬼魂帶來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