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瑜看到朱熹來到近前,上前去,一把抓住他:「朱夫子,你可來了。請您來說一句公道話。此地是不是罔稱翰林院?文集詩集演義是不是應該遵循倫理綱常?」
演義里至多能遵守忠孝節烈,必然冒犯倫理綱常。
朱熹毫不猶豫的點頭:「你話說的沒錯,是該如此。你們筆下的主角練武,讀了書的人就跟著練武,你們筆下的人愛吃酥油卷,酥油卷的價格都水漲船高。你們為什麼對理學心存偏頗?」
吳瑜:「他們幾十本書中,理學士人若不是壞人,便是冥頑不靈自尋死路的人。」
楊慎剛剛出去和王陽明一起吃了頓飯,酒足飯飽,緩步歸來,朗聲道:「因為你們正在自尋死路。」
人們都看了過去,見他生的相貌俊朗,就聽他說話。
楊慎:「當今陰間言路不蔽塞,你們自己不寫,逼著寫書的人寫你們看得順眼的書,頤指氣使。既然理學這般好,你們自己寫理學士大夫執掌朝廷,東征西討,豈不美哉?你寫得好,天下鬼魂都愛讀,自然對理學趨之若鶩。」
嘿,理學士大夫和東征西討是反義詞,這幫人在戰爭方面永遠沒用。他們寫書會寫的非常非常迂腐無趣。
庶士:「對呀!對呀!你家有筆,你自己寫。」
朱熹問:「那他們寫出書來,把你們寫成壞人?」好像本來就是這麼想的。
現在正經書賣的越來越少,蘭陵笑笑生一類的書,卻如火如荼。風氣這樣敗壞!
李弘見他們的氣勢頓消了一半,繼續抓緊妹妹,不讓她衝出去罵人。
朱熹問這些人:「你們會嗎?」
「我們生來不會編故事誆騙他人。」
「我們從來不看演義,一心只讀聖賢書。」
「夫子,他們對孔孟出言不遜,屢屢中傷。」
「您沒看過他們的書里寫的內容,簡直不堪入目,看了一本我都得去洗眼睛。」
人群中忽然又有人大喊:「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這烏煙瘴氣之地,也敢稱為翰林院!」
「執掌翰林院這婦人和閻君的關係曖昧!」
被長期壓迫的理學門人在這裡越聚越多,他們中有些人按照地府的風俗佩劍——人間的儒生現在不佩劍了。
翰林院中的文人們感覺情況不對,紛紛回去拿了佩劍,又把大學士的兒子扯回來,讓他往裡些,比較安全。這邊一動,理學士大夫們也有了舉動,紛紛懷疑他們要傷人。
李弘:「都不要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