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公主勉為其難的接受了,等聽說武曌竟然被原諒後,氣的隱居起來,避開她才肯見父母。永不與她同席。
……
徽柔公主在死後回到母親身邊,苗妃想起當初想賜死李瑋而屢屢被阻攔,皇帝不愛護女兒,拿去給母家做進身之階,嫁給了那樣粗鄙的一個人。就同意了女兒要改姓的要求,從趙氏改成苗氏,名字也改了,徹底隱匿身份,陪葬品中那些內造的首飾都藏而不用,或是賣掉。
梁懷吉後來一直在畫院中工作,死後見到了公主:「我聽說公主的被褥中生了虱子,又因為引火燒傷了身體。」
徽柔公主:「過去的事不要再提了。我已經改姓,打算嫁人,找一個才貌相當的男鬼,要早夭的青年才俊,像王勃那樣方可。生前在那樣一個貨色上貽誤終生,實在可惜。」
她和何婧英等氣度高華、受用過人間富貴,現在專心花痴的貴女們學了一點面對生活的態度。這幫貴女雖然總是被儒生們罵,但她們始終很快樂,甚至挑儒生中相貌俊美的看著下酒。
苗妃握拳道:「為今之計,是悄悄找到司馬光等人,套麻袋,打他們一頓。」她有一個記仇的小清單。
想要賜死李瑋的岳母當然會打人,和婆母打過架的公主自然也會打人,對趙禎、曹光自然滿是怨恨,尤其是趙禎在臨死前又把本已合離的公主和李瑋湊做一堆,說什麼為天下人做表率。這怎的不叫人難過。皇帝偏寵張貴妃時可沒想著什麼給天下人做表率。
梁懷吉想起當年陪著公主飲酒取樂的日子:「懷吉願追隨左右!」司馬光真是太討厭了!本來公主已經和李瑋合離,只是因為司馬光等人從中作祟,才重新跳進火坑裡。
司馬光雖然是文壇領袖,但他武力值真不怎麼高。
地府雖然沒有深夜,他還是被人套了麻袋,辟里啪啦一頓暴打。
苗妃拿了一把火鉗子,純銅打造,徽柔公主拿了一根擀麵杖。
報官之後找也好找的很,徽柔公主就說起生前的恩怨,就算打人有懲罰,她也認了。
並沒有懲罰,這種強勸怨偶不要合離長相廝守的事,屬於民不舉官不究,不在地府的刑律之中,但如果有人因此死掉,告了一狀,或是死後自行尋仇,也不在懲罰的範圍之內。
徽柔公主在袖子裡摸出一把短劍:「司馬光,哼,你且等著。」
司馬光之後就有點多疑,總覺得徽柔公主還會挑出來偷襲打人,他心裡固然毫不理虧,但挨打確實很疼。
徽柔公主以為自己會是宋朝最慘的公主,直到靖康之亂時。
被掠走的公主和宗室女死傷不少,僥倖沒死的也成了他人侍妾,輾轉與金人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