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局長清了清嗓子,威嚴的站在眾人前面。
「好了,當年的案卷剛才調過來,我大致的看了一下,確實發現了不少疑點。如今當事人都到齊了,十三年年前的案件和這次秦曉雨的案件,當事人意外的重合,案情也非常的相似,鑑於當時案件的疑點重重,現在我宣布兩案一塊兒審。」
「高局長想問什麼就問吧,我知無不盡言無不答。」劉權面色坦然,他想如果一定要敗露當年的醜事,里子面子可不能都丟完了。
「咱們先說一下秦曉雨這個案件,鑑於剛才對兩方證人的考量,秦曉雨方顯然更有說服力,而王春蘭同志口說無憑,她既不知道市場價格,也沒有購買,僅憑著認為太貴就說秦曉雨投機倒把,這顯然是不成立的。劉權同志,你說一下當時你說怎麼考慮的,就上報給朱振同志了呢。」
高浩然直視著劉權寸步不讓,說的劉權心如捶鼓一般。這個高浩然最近兩年上任,劉權對他也沒有什麼來往交集,但給人一種正氣逼人的感覺,顯然不是很好對付。
「我們村有投機倒把的前科,容不得我錯過,畢竟那這公糧,就得為國家辦事。」劉權老謀深算的打著太極。
秦曉雨這邊的人都面色一冷,什麼前科,這不就指桑罵槐的說秦曉雨的舅舅蘇昌嗎?
高浩然問道:「自從改革開始,國家對於投機倒把都寬容了很多,畢竟計劃經濟已經變成了市場經濟,這個罪名也不太好判斷。劉村長是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心理上報的嗎?」
「國家的趨勢雖然在改變,但是投機倒把這個罪責還是仍然存在的嘛。」劉權冷靜的說道。
第128章 十三年前的案件
劉權沒有否認高浩然的話,讓高浩然打心底里厭惡這種仗著手中有幾分權利就到處隨意欺壓人,扣人帽子的人。
「那劉村長就是目前沒有實際證據了,鑑於剛才對價格,進貨渠道的調查,秦曉雨投機倒把的罪名不成立。那秦曉雨這個案件你還有什麼異議嗎?」
「我們這不是有證人嗎?我父親也是收到了實名舉報才上報的。」劉靜突然插口,還瞥了王春蘭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