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慎笑而不語,不過看他的神情,似乎也不是什麼不可告人的內情,所以大家都興致極好地思索猜測個中秘密,樓上一時靜了下來。
此時樓下那伙大兵因為看不到熱鬧,也早已散去,顧岳一邊站樁一邊背誦晚課,聲音雖不大,也朗朗可聞。肖參謀只聽了兩句,便聽出來是他當年在講武堂讀書時背得極熟的《曾胡治兵語錄》,此書本是辛亥年間蔡鍔就任雲南新軍協統之時編撰而成,按將材、用人、尚志、誠實、勇毅、嚴明、公正、仁愛、勤勞、和輯、兵機、戰守等十二條目,輯錄曾國藩、胡林翼治軍言論,點評闡發,以教雲南新軍,以求厲兵秣馬、強軍強國。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學生,都是要將此書背得滾瓜爛熟的。此時顧岳正好背到“勤勞”一條:“治軍以勤字為先,由閱歷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飢耐寒,而臨敵忽能忍飢耐寒者……”
肖參謀下意識地在心中跟著默念後面的句子,忽而若有所悟,轉向何思慎道:“貴村平日是否皆以曾文正公家法治家?”
何思慎答得意味深長:“顧李何三姓子弟都曾在曾文正公麾下效力,深受其教,此後從軍者,往往學曾公兵法治軍,回得鄉來,自然也要以曾公家法治家。”
曾國藩生前身後,榮名無兩,備受世人敬重,湘省軍政兩界中人,尤其崇信曾氏之教。曾國藩治家如治軍,向來重“勤”,即使貴為一品大員,家中女眷,也必得自己織布、製衣、餵豬、下廚,無論寒暑,家中人都不許偷懶就近在自己房中吃飯,必得往廳堂去與家人共餐。
肖參謀若有所悟,不過仍有幾分疑慮:“曾公家法,子弟可是不許從軍從政,只許耕讀傳家……”
何思慎呵呵一笑:“咱們頂多只能算得上是曾公舊部遺澤,不過學得一個‘勤’字而已,鄉村人家,哪敢與曾家子弟相提並論?”
曾國藩晚年曾立下家規,不許子弟從軍出仕,是以曾氏後人,除卻其長子等廖廖數人在立家規之前便已出仕之外,其餘子弟,大多閉門讀書或遊歷求學,說是耕讀傳家,因著曾公餘蔭庇佑,又兼家學淵源,子弟成就頗高,其實也是極受世人尊重的清貴之途,的確不是尋常耕讀人家能夠相比的。
肖參謀笑道:“何兄不可妄自菲薄,農家自古多英材,想曾公當年也不過鄉村富裕人家出身,梁任公又何嘗不是農家子弟?”
莫師爺在一旁也呵呵而笑:“古人云,取法乎上,則得其中;取法乎中,則得其下。若以曾公為楷模,力求上進,即便不能成一時豪傑,人中之傑也不錯嘛!”
他可是很看好顧岳的前途的。若是顧李何三家的從軍子弟都能有顧岳這等水準,哦不,哪怕能有個七八成,五六成也行……這世道,有槍便是草頭王固然是至理名言,但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同樣是至理名言,當然了,還有一句話叫做“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不論這三姓子弟如今都在誰旗下,總是一家子兄弟叔侄,絕非那些來路五花八門的散兵游勇可比,不管誰家大帥得了這三姓子弟,都是一支勁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