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三次戰役我們都取得了勝利,甚至將聯合國軍逼退到三七線上,但我們除了裝備上的劣勢以外,另一個致命的弱點也暴露了出來。那就是我軍薄弱的後勤保障能力,使我們的每一次進攻最多只能維持七天。由於彈藥和糧食輸送上的困難,我們的每一次戰役只能持續七天,就必須撤退。而這個規律,已被聯合國軍總指揮李奇微將軍所掌握。李奇微將這種現象稱為中國軍隊的“禮拜攻勢”。
其實,這也是中國軍隊在占領漢城後為什麼沒有繼續擴大戰果的最根本的原因:中國軍隊還不具備持續攻擊的能力。
事實證明,真正殘酷的戰爭還在後面。
1951年1月中下旬,由於國際政治鬥爭的需要,志願軍的第四次戰役勉強打響了。到了四月份,第四次戰役結束。中國軍隊邊打阻擊邊撤退,一直撤退到現在的三八線以北,在運動防禦中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志願軍官兵用血肉之軀,頑強地遲滯了美軍在空前規模的現代化殺傷武器的掩護下的進攻,令美軍的北進以平均每天付出幾百人的代價才能前進一點三公里。但是,中國軍隊在第四次戰役中的教訓也是很多的,簡單地說就是認識到:韓戰是一個艱苦的長期的戰爭,“速勝”的思想是可怕而有害的;在美軍現代化的裝備面前,中國軍隊固守防禦是困難的,必須進行積極的運動防禦。
但是,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中國人頑強地展現其特有的民族性格。沒有較量到最後決不停止,而且永遠也不會認輸。後來,美國人在遠東的朝鮮半島上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想明白了這一點。
(二)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五次戰役發起的時間為1951年4月22日,而結束於同年的6月10日。這次戰役,中國軍隊共投入十五個軍的兵力,戰役持續五十天,重創敵人八萬多人。但是,這是一場惡戰,中國軍隊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鬥減員達八萬五千多人。尤其是在後期的撤退行動中,傷亡達一萬六千人。
第五次戰役最後的結局最終使新中國的領導人認識到,在朝鮮的戰爭與國內戰爭因其對手不同而根本不同。在朝鮮戰場上,在敵人海、陸、空現代化裝備的立體作戰優勢面前,中國軍隊過分樂觀地估計了自己地面兵力的優勢和敵人缺乏近戰夜戰的能力,致使戰爭在開始之時便不具備完成預想目標的條件。於是,中國軍隊的宏偉作戰計劃就不僅是想像錯誤的事了,它還致使中國軍隊在戰場上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讓我們感到痛心的是,認識到這個錯誤,是在付出了血的代價之後而不是之前。
到了1951年六月中旬,韓戰交戰的雙方對峙於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鐵原、金化、楊口一線。這是經過了五次大規模的戰役,最後依據雙方在戰場的實力所形成的一條戰線。而這幾乎就是韓戰爆發時南北韓開始交戰的那條線。
對於美國人來說,戰爭進行了一年,除了十萬名美國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費的金錢已達一百億美元之多。這一切,對於戰略重點在歐洲的美國來說,絕對是一種戰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明確認為:韓戰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
1951年六月,隨著聯合國軍北進的攻勢一停止,韓戰一下子就如同進入了死胡同一般。於是,一個現象隨著軍事和政治的進程自然出現了:雙方似乎都打消了在軍事上取得韓戰全面勝利的念頭。戰爭的另外一種形式就產生了,這就是: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