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既出,各地紛紛效仿。在某些地方甚至放出“畝產12萬斤糧”的大衛星。由於各地都虛報產量,而農村又是實現人民公社制,在這種新的集體經濟下,農村的下級官員搶著虛報他們公社的收穫產量,從而留給當地農民很少的剩餘糧食,這就為今後的□□留下最大的隱患。
……
(四)
1959年7月,華東地區長江發洪水。因為洪水和接下來的歉收所帶來的饑荒,導致的直接死亡人數估計達二百萬,這場災害被列為20世紀死亡人數最多的災害的第七名。
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地遭受到乾旱和其他惡劣天氣的影響,有很多耕地整年都沒有降雨。所有這些因素導致1959年中國糧食產量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產量在此基礎上又下降了15%,中國大陸地區的糧食、棉花產量跌落到相應1951年的水平。直到□□結束之後的1962年,糧食產量才開始回升。
1959年到1962年,就是後來歷史上稱作的“□□”時期。那個時候,城鎮居民根據戶口簿上的戶籍人數,有定量的糧票,可以在國營的糧店裡買到定量的口糧。雖然不一定能吃飽,但起碼每個月還都能買到定量的糧食。但是農村的情況就不太靠譜了。如果本來糧食就歉收,而公社又向上級虛報了產量的話,那能夠留給村民餬口的糧食就極其有限了。所以,當時在□□時期,由於天災和人禍,導致直接死亡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發生在農村地區。
那個三年,正是思龍上高中的三年。也是茉莉日子最艱難的三年,因為她每天都要發愁的是,如何才能準備出足夠的食物,好供得上她那個日長夜大,每日又精力旺盛的寶貝兒子。我看到她在院子裡養了一群小雞,可到後來只留下了一隻能下蛋的母雞;她又在本來種花的地方種了一些蔬菜,也好貼補一點平常的伙食。
當每個月定量的糧食快吃完時,她會悄悄地到自由市場去買不用糧票的高價糧,或者用票據去換些食物。但在當時,所有用各種票據交換食物的行為,都是不被政策所允許的,而且不用糧票的高價糧有時候有錢也未必買得到。
有一天,我看到她用攢了很久的一疊布票和糧票正在市場上和一位老鄉換雞蛋,但是不巧被市場管理員給發現了,她帶在身上的所有票據都被沒收了,那個老鄉的一籃子雞蛋也被充了公。
我看到那位老鄉,那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為了一籃子被沒收的雞蛋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在那段歲月里,那一籃子雞蛋是多麼珍貴,多麼的來之不易。
茉莉也是一臉的沮喪,本來正要離開,但看到那個悲傷的老鄉,她實在是不忍心,只見她拿出了一點錢,交到了老鄉手上,然後默默地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