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座山就叫了這個名字,至於本來叫啥,那就不得而知了。
要青梅來看,這傳說就有些逗了,因為大崗屯本身就處於小興安嶺邊沿,除了東邊通往小鎮的溝谷小道,其他三面都是進入原始森林。
這樣的地方,哪裡來的“途徑”此地的道士?
不過傳說之所以成為傳說,肯定是與事實相差甚遠,經過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加工。
別的不說,龍鳳山的地勢地貌看起來也確實很不錯。
龍鳳山裡有龍眼泉,不是單個的泉眼,而是泉眼群,大大小小的泉眼匯聚成了鳳凰嶺上的落凰湖。
湖水並不往山下來,似乎是入了地下暗河,聽江紅軍他們這些不是第一次上山打獵的人說,龍鳳山下有很多洞窟。
青梅想著難不成有溶洞群,當然,這些都是一路上閒聊時所說的。
秋獵隊裡除了青梅,其他九個人都是三四十歲的大叔,這些人又是第一次跟青梅這個不合群的小媳婦接觸,相處時難免有些拘謹不自在。
倒也不是故意排擠青梅,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半路上每次暫時休整的時候其他人都下意識坐在一起說笑,乍一看像抱團,只留下青梅一個人在旁邊。
好在帶隊的江紅軍上受老支書叮囑,下受小閨女撒嬌,對青梅多有照顧,另外還有柱子的堂叔周鐵牛跟人閒聊時偶爾把青梅也帶上,讓青梅在打獵隊裡不至於太尷尬。
尷不尷尬什麼的,青梅並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待會兒到了地方要如何多打點獵物。
從村口入了林子,一行人走了一個多小時,穿過平時砍柴的那片樹林,扎進了更幽深的密林中。
一路上也遇到過被人聲驚動蒙頭逃躥的兔子野雞狍子等,可江紅軍說這些動物別打,就留在林子裡。
“這些東西生崽抱窩快得很,咱們少打一點,等到深山裡有走出來的狼啊熊這些,到了外面遇到這些東西,填飽了肚皮就不會往林子外面走了。”
周堂叔這麼跟青梅解釋,雖然話說得很粗淺,卻自有老一輩傳下來的道理。青梅點頭,表示受教了。
周堂叔是個健談的,上次因為要扛樹,影響了他的發揮,這次終於有了機會,一路上說了不少話,也讓青梅知道了更多打獵隊的事。
比如說龍鳳山里東邊是個斷崖,斷崖下面是地勢地貌特別複雜的人熊溝。
“聽名字就知道,那邊有人熊,咱們都不會過去。這次咱們就是往西邊鳳凰嶺去,那邊有鹿和山羊。”
周堂叔說完,旁邊的江紅軍就站起來,吆喝著讓大家結束休息,繼續趕路。
如今他們已經進入了原始森林的地界,說起來跟鳳凰嶺的直線距離算不上多遠,可要趕起路來,卻很難走,大概第一天都要在趕路這一塊上耗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