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法國的D1輕型坦克則不會生產的,因為到了1937年,大部分D1輕型坦克都已經老舊,和過時了。
所以法軍把大部分D1輕型坦克全部送到了突尼西亞,在那裡擔任作戰。
雖然D1輕型坦克裝備了一門火力更強勁的47mm火炮,並配有同軸機槍。
以及安裝了一台馬力更足74匹的雷諾 25 CV發動機,和底盤擴大,可以多容納下一名乘員以及無線電台的技術特點,但是隨著各國的坦克研製的快速發展,所以D1輕型坦克才會在1937年淘汰的這麼快速。
但是法軍的B1重型坦克卻是配備了47毫米及75毫米火炮各一門,而且正面裝甲40至60毫米。戰
以及主炮塔關閉之後仍有相當良好的視野,車底亦設置緊急逃生門,在二戰初期火力和防護力都是最強的坦克。
因為它的正面裝甲除了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外擊穿外,其它種類的戰防炮是沒有辦法擊穿它的厚裝甲的。
但是它的缺點就是行動速度十分的笨重遲緩,而且車長所乘坐的空間不大,作戰負擔也重。
所以這類型的坦克,許浪只是打算製造20輛左右就停止生產了。
所以他是比較多製造一些T34坦克,這個可是比三號坦克還要好的坦克。
30年代的蘇軍有兩個坦克生產基地,一個位於列寧格勒,是由基洛夫工廠和紅十月工廠等組成的生產基地,負責生產T28、T35和T26等坦克。
另一個是哈爾科夫機械廠,負責生產BT系列快速坦克。
不過這兩個地方,許浪是沒有辦法建立他私人的坦克製造工廠了,而且面對史達林的獨裁領導,以及鐵血清洗異勢力,許浪也是沒有打算把研製生產T34坦克的坦克生產工廠,設立在蘇軍的本土國土上面去。
因為那樣做的話,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對於許浪給與的T34坦克設計圖紙,和三號坦克F的設計圖紙。
許浪所招聘回來的坦克設計師團隊和製造工人和生產技師開始的時候,還是一面不相信的模樣。
甚至還經常嘲笑許浪的設計圖紙的真實性,和製造出來的作戰結果。
可是當他們真的把T34坦克,和三號F坦克研製生產出來後,他們即是馬上集體目瞪口呆,啞口無言了。
因為事實上T34坦克,和三號F坦克的作戰威力,是真的把現在各國的現役的正規軍的坦克給完虐了。
「嘶!我的天啊!」
「真實想不到我們這個華夏國的老闆,居然真的擁有如此大的才幹,居然真的設計生產出來了如此新進的坦克!」
「看來我們以後可以依靠銷售這些坦克賺大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