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兩個的笑談將內心驚駭又喜悅的伊莉莎白喚醒,伊莉莎白連忙順著話問:「明國的轉輪手·槍?比紅制服們的武器還厲害嗎?」
加德納舅舅哈哈大笑,連忙說:「當然,當然!不僅手·槍,明國還有許多別的地方都沒有的武器,只可惜他們政府的管治太嚴格啦,除了衛隊,本國的普通人都不允許擁有。咱們的那些貴族老爺都得不著,整個倫敦大概只有聖詹姆士宮裡藏有幾把。」
加德納太太搖頭道:「果然年輕的姑娘們都喜歡紅制服們,可要我說,除了個別人,大部分紅制服們都不適合作為結婚的對象。」
這天晚上,關於明國的閒談到此結束。從加德納舅舅那裡,伊莉莎白無法得到再多些的細情,可僅僅這些片面的滯後的消息,就足以叫伊莉莎白心潮澎湃——她只要知道這個世界的種花國是強大而先進的,這就已經足夠。
至於為何歷史河流改了道,伊莉莎白想,這不著急,如果日後有機會能看到種花國的史書,相信總能發現些端倪。
或許是故國光明璀璨的未來平添了伊莉莎白的勇氣,輾轉反側大半夜的她次日仍精神飽滿,並向加德納舅舅提出,想要儘快去往陶麗絲學院。
小姐們有進取之心,這是加德納夫婦都願意看到的。縱然加德納太太有心想花幾天帶外甥女在倫敦逛逛,添置些時髦的衣裙飾品,也欣然把原本的打算擱置,遂了伊莉莎白的願。
「聽著,莉齊!年輕的姑娘們手頭總該寬鬆些。」加德納舅媽不容拒絕的將一個塔夫綢手袋塞進伊莉莎白手裡。接著就攆她下馬車,令車夫替小姐把行李箱搬下來。
陶麗絲學院不允許外人進入。加德納先生早前已派遣男僕與學院溝通約定,此時學院已派遣一位中年太太等在門口。伊莉莎白與舅舅、舅媽告別,獨自踏進了美輪美奐的陶麗絲莊園。
陶麗絲學院是一座典型文藝復興風格的鄉間莊園。擁有草木植物圍繞、形狀規則的大花園,塔樓、山牆、欄杆和煙囪都帶有典型的古典風格。寬敞庭院的正中是主樓,主樓外牆壁上有大量巨大的玻璃窗,主樓兩側又各有一個大院子,「東邊是馬廄,西側是廚房和其他服務房。」那位女士,來接伊莉莎白的普蘭太太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