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小節。重要的是老夫想知道你還記得其他藥方嗎,或者說你可有這本記載藥方的書?」
伊莉莎白笑起來,不答反問:「薛大夫所說的『上工』、『太醫署』、『養方局』是什麼?」世醫她還懂意思,就是父傳子,子傳孫的那種郎中世家,可這大夫什麼時候還有分等了?
薛郎中一愣,沒想到問的不是價錢是這些,當即回說:「太醫署乃是我大明專管醫藥的總衙門,有醫署和藥局兩司。醫署下設各專掌衙門,共有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等十三科:所有醫者不論出身世醫、鈴醫、巫醫,都得在衙門設立的醫藥官學獲得評等才可行醫開方。藥局則分藥材局和藥方局:藥材局掌天下之藥,定優劣等級之分;而藥方局則錄天下醫方,以防有古時秘方失傳之憾事。」
「至於『上工』,便是衙門給醫者的評等。有大醫、大工、上工、中工、下工之分,大醫、大工難得,晉其上便可錄名姓名、籍貫、生平於《大明良醫冊》,能刻字立碑受後輩萬世景仰。」薛上工很自得:「等過兩年老夫歸我大明,便可參家大工評等,若僥倖得過,方不負薛家傳承。」
伊莉莎白瞪大眼睛,這種模式,上輩子可從沒出現過。事實上,中醫名醫不少,可濫竽充數者也很多,致使上輩子她所見的中醫一直不溫不火,人們更信任西醫些。
「可秘方不是各家保有,你們都願意把自家的方子給人分享?」伊莉莎白乾巴巴的問,她有些不敢置信。
「狹隘!」薛老大夫鬍子也不捋了,白了一眼道:「正是有你這樣敝帚自珍的念頭,才使許多民間秘方、靈驗手法散失。我們大明自成祖之後,朝廷設立太醫署,就是為了儘量減少這種情況。這兩百年來,太醫署名醫群集,更有專管政事的監察官員,我們大明朝各地稀有缺醫少藥的事發生,更無一則牽連蔓延到整個行省的疫病爆發。」
頓了頓,老郎中才不情不願的解釋:「藥方局的醫方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查閱的,得於國於民有功才行,根據救治病人、上報藥方、驗證醫方、撰寫醫書、教導子弟……許多細規,貢獻到了才有資格查看不同的驗方。再說,你家的秘方固然好,別人家的也不差,上交秘方既能積德,又能有機會博覽各家之長,何樂不為?」
「……小友,你可明白了?」薛老大夫一轉話鋒,又問:「那可否告知老夫方才所言之事?」
伊莉莎白勉強按捺住心潮,點頭回答說:「我真不記得從哪裡看來的了,不過當時好奇,回去記下來幾個方子。若對薛大夫有用,我可以寫出來給您看?」
聞言,薛大夫一樂,他本就沒報太大希望,有總比沒有強。他倒不著急了,笑眯眯地問:「你這小友,怎麼不問我拿多少金銀謝你呢?要知道在我們大明,這可是值錢的很,光太醫署獎賞就不是一筆小數目吶。」
「你們不是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麼,這又不是我寫出來的方子,只不過好運偶然得著了。」再說了,你都說要金銀酬謝了,我還問什麼?越討價還價越惹人厭,有這功夫,還不如套套近乎,興許能多條路子——幾乎每星期都有大明的船在倫敦靠岸,船上的貨物還沒運下碼頭就被瓜分乾淨,而整個倫敦只這麼一個明國藥鋪,藥鋪人脈遠比想像的大多了,留點人情比多少錢都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