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算了,他除了斜挎著一個小布包以外,還背著一個打包好的大布包,然後一手拎著一個巨大的藤籃,另一隻手拎著一個包裹。
如果放到現在來對比一下……那他和那些學生,就是大包小包的農名工和衣著光鮮的大學生的區別了。
當然了,這時大街上穿著打扮跟他一樣的人挺多的,這些大學生的素質也不錯,因而看了他一眼,就沒人再關注他了,而是聊了起來……聊《留學》。
「我把《留學》寄給了我的父親,他從天津發電報回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不知道江振國能不能和他喜歡的人在一起。」
「我把《留學》裡面的很多句子都摘抄了下來,時時誦讀,深有感觸。」
……
這些人夸《留學》誇得很厲害,穆瓊都有點驚訝了。
他知道《留學》應該很受歡迎,但因為他沒什麼朋友,平常除了待在家裡,也就是去報社、西餐館還有傅蘊安那裡的緣故,對《留學》到底多麼受歡迎其實並不清楚。
直到這會兒,聽到這些學生都在議論《留學》,他才發現自己的寫的小說,比他想像的更受歡迎。
他在現代時,曾經聽一位長輩說起八十年代,說那是個對作者非常友好的年代,在當時一個作者若是寫出一部好作品,甚至可能會引起全民熱議,讓全國的文學青年都讀他的作品,然後迅速出名。
因為在當時,好書好作品太少了。
但即便如此,八十年代也只是半個黃金時代。
作者最容易出名的年代,其實是民國。
之前穆瓊雖然聽了,但感觸並不深,可現在……他感受到了。
正這麼想著,穆瓊突然聽到一個男生道:「振國這個名字真的非常好,我已經決定了,要把我的名字改成振國。」
穆瓊:「……」
眾人等了一會兒,就有幾輛馬車來了,同時,參加義診的醫生也陸陸續續全都來了,其中就有傅蘊安。
看得出來傅蘊安很受歡迎,身邊不僅有幾個醫生陪著,還有一個三十來歲,金髮碧眼的洋人一直在跟他說話。
穆瓊本想上去和他說話,瞧見這一幕,也就不急著上去了。
結果,傅蘊安瞧見了他:「穆瓊,這邊。」
穆瓊見狀,這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