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女人是逃難來這邊的,姓馮,叫馮小丫——這年頭的窮苦人家,名字一般都胡亂叫。
馮小丫年紀不大,虛歲只有十九,她對那個大師也是不信的,這會兒絮絮叨叨的,跟穆瓊說了不少事情。
穆瓊把那個大師的信息記了下來,又問:「你家裡沒有地了?」
馮小丫點點頭,她公公原本是留下了幾畝地的,但這麼多年,已經完全被她婆婆敗光了。
不,也沒全部敗光,他男人的二哥當初分出去了兩畝地,現在那地還在。
穆瓊沒再繼續問什麼,卻也有點發愁。
傷筋動骨一百天,就算周老三撐過去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恐怕都幹不了活,要是留他們在這裡,他們怕是很難活下去。
如果可以,還是要把人帶走,但這樣,又會增加一筆開銷。
穆瓊突然意識到,自己很缺錢……
很缺錢的他,卻不知道這會兒有人正捧了錢,想要送給他。
《留學》已經連載到江振國回國,在國內受人尊敬,功成名就了。
這一切看得人挺爽的,大眾報的銷量,也就更好了一些。
上海有很多出版社,他們看到這情況之後,頓時就起了出版這本書的念頭……可惜的是,他們竟然找不到作者!
當然了,這時候找作者的,可不止出版社的人,還有其他的一些人,也都對作者很感興趣,想要找作者談談。
某個新建成的大學。
大學的校長和自己手底下零星幾個教授正在談論著招工的事情,說著說著,就說到了《留學》。
「《留學》的作者應該是從國外回來的,多半還學了很多國外的先進知識,要是能請他來我們大學教書就好了!」
「他肯定還認識其他一些留學生!」
「我們要不要去大眾報問問?」
某個洋房裡。
兩個立志要實業興國的商人也在議論著《留學》:「書里的江振國從國外帶回很多設備和設計圖,作者興許也這麼做了?我們要不要找他,合作辦個工廠製作純鹼?」
「書里還寫了一些其他的東西,要是我們能自己生產,就不用看洋人的臉色了!」
「我等下就去大眾報問問。」
大洋彼岸,美國。
其實最初的庚款留學生,大多是前往美國留學的,還有個清華學生監督處專門管理這些留學生,每月給留學生們寄送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