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是,《我在百年後》的稿子,他上周已經寄來了,還說暫時不會往下寫。」傅蘊安道,一邊說著,一邊拆了手上的信。
他把信拆開,就拿出一疊厚厚的稿紙來。
天幸還真的寄稿子來了?
傅蘊安有些吃驚,然後就發現信封里掉出來的,除了一疊厚厚的稿子以外,還有一張紙。
那張紙上就龍飛鳳舞的三個字:「名西林。」
這是……給青黴素起名西林?
「西林」這個詞傅蘊安並不陌生,畢竟在《我在百年後》裡面出現過。
當初天幸就是先在小說里寫了西林,再告訴他們青黴素的製作方法的,將青黴素稱之為西林正好。
但這剩下的……傅蘊安打開了那疊稿紙。
稿紙的開頭,就寫了2020年,日本。
這本小說寫的也是百年後?還是日本?
傅蘊安和霍英看到日本兩字,都是眉頭微皺。
清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本和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逼著清政府割地賠款也就算了,去年年初,趁著西方各國打了起來,無暇東顧,日本還遞交了「二十一條」。
最終,歷時五個月之後,剛去世的那位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條約》。
這份條約割讓了無數利益給日本,傅蘊安覺得,剛過世的那位大總統,興許會因為簽了這份條約,背上永生永世的罵名。
但在當時,他其實已經盡力拖延了。
傅蘊安和霍英對日本都是沒有好感的,看到這篇小說的背景在日本,多少有點膈應,然後,他們繼續看了下去。
小說的開頭,寫的是一群日本學生在一個島上發現了一個實驗室,他們在實驗室里找到了部分資料,得知這個實驗室,是從中國搬遷來的。
這些學生知道,他們的國家曾經在一百年前幫助過中國,但後來被不領情的中國人趕走了……這時候就抱怨了幾句,當然了,其中也有人表示,這個實驗室研究的東西好像並不好,但其他人都覺得沒什麼。
然後,他們離開了實驗室。
接下來就是第二章 了。
日本爆發了可怕的傳染病,主角聶煥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前往日本幫助控制疫情,並確保生活在日本的華人的安全。
他來到日本之後,見到了這種傳染病的可怕,同時也無意中得知了傳染病的來源。
百年前,日本人在他的國家建立實驗室,甚至用華人做實驗,百年後……他們自己國家的人,竟然遭了秧。
當然,遭殃的並不只有他們國家的人,畢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人逗留日本,甚至在最初疫情並沒有被人知曉的時候,還有一些患病的人去了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