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親!」張老先生的兒子道。
張老先生又道:「還有,這疫苗是何物,你去跟那些西醫打聽一番。」
張老先生的兒子答應下來。
不過,他肯定是打聽不到什麼的。
因為這會兒,那些西醫也在好奇這疫苗是何物。
傅蘊安工作過的公濟醫院是傳教士創辦的,裡面的醫生,有很多是傳教士。
這些傳教士里年紀輕的,大多不會中文,但年長一些的,卻都是會中文的,當然了,他們中會說中文的多,但能看懂中文書籍的卻不多。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人生逝水幾家詩社又興吟事西蜀才人少年潘鬢暗驚鉛淚」這樣的文章,他們要讀懂太難了。
其實就算是說話,學起來也難。
他們跟著上海的人學了這邊的語言,結果到了北京,卻還是沒辦法跟北京的中國人交流……
不過,最近他們遇到了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他們找到了一些他們能看懂的書。
而這最初,是從一本教育月刊開始的。
他們醫院的一個小病人在看一本刊物,這刊物裡面有插圖不說,裡面的文章還很簡單,並且用了標點……他們一看就入迷了。
之前他們一直不理解成語這種東西,現在看了這刊物,才知道那些成語,原來都有各自的故事。
這些成語真的很有意思,東方的文化太有趣了!
醫院的醫生頓時對閱讀感興趣起來,也就是這個時候,傅醫生推薦了他們兩個作者,一個是樓玉宇,另一個則是天幸。
樓玉宇的小說比他們以前看過的那些要容易理解,但他們讀起來依舊有點困難,但天幸的文章就不同了。
這人寫文章不像其他中國人那樣寫得精煉艱澀,倒是跟說話差不多,特別好看,同時,他的故事也比樓玉宇的更討人喜歡。
醫院裡的傳教士,都很喜歡《我在百年後》這本書。
他們相信,自己的國家在百年後,定然也能發展的這樣好!
同時,他們對裡面描寫到的一些東西,也非常感興趣,甚至覺得可以試著去研究一下。
不是已經有電影了嗎?做出裡面的電視機,應該也不難?
這些傳教士里,有個姓霍瑟姆的傳教士,甚至已經開始翻譯這本書了。
他覺得,這樣一本書,應該讓自己國家的人也看一看。
醫院的傳教士都很喜歡《我在百年後》這本書,便是不懂中文的,也會讓同事給他們講講這個故事,而當《傳染》這本書出現,他們的最愛卻立刻就變成了《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