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在上海,他建了孤兒院,救了一些在外面流浪的孤兒,讓他們得以活命,但之前的那個冬天,路邊依然會有孩童的屍體。
窮苦人家的孩子病了之後,看不起病,很容易就會夭折。
又因為孩子死了,是不能辦喪事的,也辦不起,很多人家就會直接把孩子的屍體扔了……
至於老人,挨不過冬天那就更正常了,同時,因為貧窮,此時兇殺案之類的也很多。
一開始只想偷一把米,被人發現之後殺人全家這樣的慘案,穆瓊都在報紙上看到過。
正是這一切,讓穆瓊在得知英法兩國如同歷史一般,從山東帶走了許多勞工的時候,雖難受,但不至於不能接受。
可是,自己的祖國被欺壓,自己的同胞被當成炮灰消耗品,這實在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事情。
所以穆瓊現在打算寫小說,他也只能寫小說了。
穆瓊當初為了對付日本人,曾以旅順大屠殺倖存者的身份來寫文章,這次用的方法也差不多。
穆瓊最終決定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來寫這部小說。
在一戰期間,有很多洋人同情中國勞工,還有人跟中國勞工成了朋友,甚至有勞工留在歐洲,娶了那裡的女人為妻……他以一個美國人的身份來寫這部小說,更容易讓人接受。
穆瓊打算以一個來中國購買西林送去歐洲的美國人上了一艘載滿中國勞工的船為開頭,然後寫這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遇到的種種感人的事情。
為了能讓這部小說順利在歐洲出版,他不能只寫中國勞工不說,甚至還要在小說里美化一下英法兩國的人,不寫太多勞工們遇到的苛待。
沒錯,這部小說,要想辦法在歐洲出版。
勞工的事情,在國內大肆宣揚,除了讓國內的人群情激奮以外,沒有其他好處。只有讓英法兩國的普通民眾知道中國人的付出,這樣才能讓這兩個國家的上層,不能抹殺中國的功勞。
穆瓊隨便吃了點晚飯,就在平安醫院寫起大綱來。
但他並沒有馬上開始寫小說,畢竟他對戰爭不夠了解。
即便他寫小說一直胡編亂造,也是要在一定的事實上編造的。
穆瓊這天和傅蘊安一起回家的時候,時間不早了,甚至朱婉婉和朱玉都已經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