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們沒有請外人幫忙,就是元寧爬到屋頂上把原來的茅草都挑開了翻曬,免得霉爛。
隔壁趙六叔看到了想要幫忙,也被拒絕了。
趙六叔就去幫忙抱了一些茅草過來,綑紮好了,教給元寧怎麼弄會更加牢固一些。
「我看來年找幾個人幫忙把你們的房子翻蓋一下吧,哪怕只收拾出來兩間房也好,」趙六叔一邊說一邊嘆氣,「總這麼下去也不是法子。」
這老房子的基本結構已經不行了,再怎麼修補也不過是湊合。
元寧道了謝,把乾燥的茅草鋪上去,用干土壓實了,然後再鋪另外一層……
一直忙活了好幾天才把房頂修補完畢。
他們的後牆也有些歪斜了,這個光靠他們的力量辦不到,就請了幾個鄰居的大人幫忙,用木頭頂住,又在牆體上圍了一圈秫秸,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月初一。這一日乃是寒衣節,民間的習俗,是要給過世的親人燒棉衣的,防止他們在地下受凍。
原本在自己的世界中,元寧是不參與這樣的活動的,但如今入鄉隨俗,也跟著買了一些紙錢,就在路口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燒了,一邊燒還一邊念叨著讓家裡人來領錢買棉衣過冬。
因為季秀還小,所以他們的速度很快,燒了紙,便回家去了,許多人家才陸陸續續出來。
進了十月里,天氣已經很冷了,但是鄉下人為了省柴炭,一邊都會熬到實在受不住了才生火。
元寧卻考慮到家裡全是孩子,尤其季秀更小,絕對不能受凍,所以早早就把棉被換了厚的,前兩天還試著燒了燒火牆,做飯的地方也從屋外挪到了堂屋裡。
如此這般,一做飯連帶著火牆也是暖的,屋子裡的溫度自然也就跟著上升了不少。
到了晚上的時候,還會燒一把炕,也不用燒太多柴,炕上有點溫度,屋子裡就不會太冷。
因為之前攢的柴火著實不少,就這麼大手大腳燒一冬也不成問題。
接下來的時間,除了必要的鍛鍊,和進城之外,元寧就窩在家裡教弟弟妹妹們識字、背誦簡單的詩詞,以及算術。
別看叔毓年紀小,會認十個數之後,讓他做簡單的四宮格數獨都完全沒問題。
仲靈則記憶力比較好,學過的字,背過的詩,很少能忘記,但靈活性比較差一些。
而伯鍾則比較綜合一些,各方面都還不錯。
如此這般過了一個月,伯鍾認了二百個字,仲靈也認了一百個,叔毓則認了二三十個字。
元寧對這樣的結果還算是滿意,畢竟他們沒有教材,一應教具都是她隨手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