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這裡補充一點,查了一下資料,蘇東坡的愛妾朝雲就是十二歲進府的,只不過沒有當時就名副其實做妾。
第二百四十章 興趣
幾位欽差全都沉默了。
之後抵達小張莊,幾個人不管做什麼,都能夠做到克制自己的主觀想法了。
在小張莊待了整整一天,他們看了周邊的農莊,詳細詢問了莊頭和普通勞工的日常。
然後在村子裡做了一番走訪。
毫不意外,收穫到的絕大多數都是對蘇鶴亭和元寧的交口稱讚。
但有太陽照射的地方就不可避免會出現陰影,也有不少人覺得自己分明作為鄉親,卻並沒有收到什麼惠澤,會心裡不平衡,生出幾分怨懟。
只可惜,在明眼人眼中,這樣的怨懟是毫無道理的。
你陷在泥濘之中,別人伸手拉你一把,那是你的幸運,也是別人的仁慈,卻不能因為別人沒有施以援手,你便心生怨恨。
別人沒有那個義務去拉你。
更何況,那點泥濘只要抬抬腳就能走出來。
極為欽差大人的人品還是相當過硬的,他們很明白,人生在世都是靠本事吃飯的,沒有上天入海的本事,還想要坐在雲端跨鳳乘龍,那不是白日做夢?
鄉下土地不少,如今皇帝聖明,天慶縣又遇上這樣好的一位縣令,三年之內賦稅幾乎是零,如果靠自己的勤奮好好打拼,不敢說大富大貴,最起碼衣食無憂是能做到的。
沒有天分,不聰明,還不勤奮,就等著天上掉餡餅呢?
呵呵,就算是天上真的能掉餡餅,怎麼就能保證一定能掉到你嘴裡?嗯,不怕被砸死?
因此面對那些抱怨的時候,幾位欽差臉上沒什麼表情,眼底和心裡都是充滿了鄙夷的。
不過是一堆死魚眼珠子,非要把自己說成是稀世珍珠,好大的臉啊!
大致了解了一下民生,欽差們就不再理會那些滿臉憤恨苦大仇深的村民了,一頭扎進了地里。
儘管現在田地里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光是聽莊頭講述耕種計劃就覺得十分新奇,收穫滿滿。
很多耕種理念,都是頭一回聽說。
當他們按圖索驥,得知這些理念都是蘇鶴亭那位新婚妻子提出來的時候,便更對這個年紀輕輕的女孩子不敢起任何輕視的心思,反而對她充滿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