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後,李薇後面幾天一直在回憶當年。
當時她剛穿來還挺天真的,立志要做個人人稱頌好姑娘,就是那種別人一提起來就豎大拇指夸的。
現在好像很久都沒有那種念頭了。
她的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小。小時候jiāo了一條街的朋友還不夠,恨不能半拉北京城裡都是好朋友。遇見的人都願意結個善緣。
可現在她的世界裡只有四爺、孩子們和李家。連以前在府里時結jiāo的田氏等人也早就不聯繫了。
每日送到永壽宮的請見牌子越多越多,可這些人全都是工作,她也從來沒生出過結jiāo的心來。
到底是她把路越走越窄,還是這就是高處不勝寒滋味?
但是就連李家的弟妹如佟佳氏等人她都不能放心信賴,何況旁人呢?
她深知每一個湊上來的人都是為了想要借四爺、她這個貴妃,甚至是弘昐等人的勢。所以難求真心。
現在想起在府里時與田氏jiāo際還總覺得二人的友誼不純粹,可現在想想,當時好歹地位相當,已經是難得的友qíng了。
現在與她地位相當的卻都是同處四爺後宮的敵手。
總不見得讓她去東六宮找朋友吧?
她多少有些明白了四爺為什麼現在才對她的感qíng越來越深。如果她都覺得身邊除了他和孩子之外再無親眷,恐怕他的感觸只會比她更深刻。
晚上,她與覺爾察氏在屋裡。覺爾察氏做針線,她拿著戲本子看不進去,不由得問出困擾她幾日的問題。
覺爾察氏抬頭想想,道:“當年我嫁給你阿瑪時也覺得不習慣。”
覺爾察家住在哪兒呢?有老覺爾察和兩個哥哥在,覺爾察氏素日來往最多的就是街邊做針線,賣茶湯的母女,酒館家的女孩等。既是滿族,又有家傳,所以覺爾察氏倒是從來沒有女子不能出門,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意思。
她知道漢人都是這麼教女子的,但是僅僅是知道而已。
等她嫁到李家後,才發現她不能三五天就回家一趟,只能讓塔福和費揚古來看她。她也不能去替李文璧買紙買筆,這個要吩咐家裡的下人去做。
她每天只能在這個家裡轉悠,去看看灶台,在婆婆那邊侍候茶飯,或者去書房給李文璧紅袖添香。
李文璧見她在家長日無聊,就請街坊來陪她說話。
然後覺爾察氏就要天天坐在那裡跟街坊做針線,納鞋底,說八卦。一坐一天,喝茶嗑瓜子吃點心,就坐在榻上哪裡都不去。
所以一年之間,覺爾察氏的針線活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你懂事後,我不知道多高興呢。都說生女兒好,女兒是額娘的貼心小棉襖。我就想這話說的真是不假,知道我最發愁什麼,就送你救我來了。”覺爾察氏笑道。
當年李薇小小年紀,坐在那裡一會兒還搖呢,就會打絡子陪人說話。街坊知道他家有了孩子就帶著自家孩子來串門,她把自家女兒往那邊一送,她就能把大的小的都給招待的妥貼極了。
她就正好能逃出來借著理家躲到一邊,總算不用再跟她們一起做針線了!
李薇沒想到她的‘早慧’還有這種作用。
母女兩個由當年開頭,話題歪到了十萬八千里外。
☆、第401章 弘昫
更深夜重,御舟上寂靜無聲,但兩岸卻傳來陣陣絲竹。
聖駕南巡,江南兩岸無不歡欣鼓舞。要表達對天子的熱愛之qíng就只能用晝夜不歇的慶祝來表達了。
雖然四爺再三說不得擾民,他本人也不喜歡南巡這一路上夜夜宴飲——他沒那功夫!
但民間的慶祝活動卻屢禁不止。何況江南本就是繁華之地,民間有錢的人太多了,有錢的人通常都要找一些花錢的機會,平常鬧個花燈都要比一比哪家的花燈jīng美絕倫,何況這種皇上南巡的好日子?
至於花燈年年都有,皇上南巡可不常見,先帝才巡了六次呢。
所以這一路上各地民間爭著向四爺表忠心的事是層出不窮,地方官們也從不禁止。他們不好大拍龍p,治下百姓去拍那比他們拍了還要好!
曾有經過數個村鎮時,御道旁跟著一群人叩頭,前頭的探馬報來問清楚回來回稟才知道早在多日之前,他們就天天來跪著了。
因為不知道皇上幾時從這裡經過,所以聽說四爺一出京就聚了全村的村民,老少一起過來跪皇上。
皇上啊,難得一見啊,見一次長命百歲啊。
四爺本來聽說有百姓來磕頭,起意要見見,就讓侍衛帶著村裡的人過來。村里選出的代表是一個老態龍鐘的老爺爺,聽說已經活了九十八歲了,真正的人瑞。還有個據說是他們村子裡最聰明的小男孩,七八歲就能通背《論語》,日後肯定能考秀才中進士當大官,那他們村子就能出個官了。
四爺就請那老爺爺用了頓御膳,怕老爺爺這牙口不好啊,特意讓人做得清淡些,軟爛些的菜。
結果老爺爺喝起玉泉酒來,二兩都不叫事,回話的聲音還越來越響亮,連傳話太監都不用,每說一句必要加上‘回萬歲爺!’。
四爺發笑,見此老丈不吃御廚特意給他做的豆腐,專挑擺在遠處的一盅腐rǔ燉五花ròu吃。
說起這腐rǔ還有件事。素素當時在宮裡吃豆腐rǔ配粥時,不知怎麼想的,說想吃臭豆腐rǔ。她一說,御膳房算是忙翻了天。蓋因沒人吃過聽過這個,何況只怕味不甚雅觀,送給皇上吃更是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