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阿年哥的。”陳萱得承認, 魏年的腦筋是比自己轉得快。
陳萱第二天讓小李掌柜給容揚送草莓時, 又用英文寫了張卡片, 讓小李掌柜一併帶去。然後, 第三天小李掌柜送草莓時,第二天的卡片他就帶回來了。陳萱認真的把被容揚糾正的地方背的滾瓜爛熟,容揚回北京日子不長, 倒是兼職做了一把陳萱的語法老師。魏年都說, “咱們這草莓沒虧, 依容先生的身份, 就是給他一車草莓, 他估計也不會隨便給人做語法老師的呀。”
“我就是順帶。”陳萱強調,“先前容先生給咱們列的書單,那上頭,都是好書。容先生是花了精力的,這是容先生的好意。容先生好容易來了北京,我是想讓容先生知道,他的好意沒有白費。容先生列的書單,我一本一本的都會用心讀的。”
魏年一笑,不再說容揚的事,轉而問陳萱,“開張的事準備的如何了?”
“差不多了,正陽樓那裡暫定了三桌,跟他們說好了,多退少補。鋪子也都收拾好了。”陳萱說起來眼神柔亮有光,“新鮮花樣的帽子,我們也做了幾十頂。就等開張啦。”
魏年看姑嫂二人料理的挺妥當,就沒再插手過問。
當天開張的時候,甭提多熱鬧了。
魏家雖只是小買賣人家,在北京城根本排不上號,可魏老太爺這些年交際下來,也有幾個不錯的朋友。雖然是魏家女眷開的鋪子,不過,到一些仍舊比較保守的家庭送請帖,如魏金的婆家趙家走動時,魏銀還特意說了,“我們女孩子家,也不會出頭露臉的張羅生意,以後生意還是要靠鋪子裡的掌柜。因是我和二嫂合夥開的,還單立了契,頭一天開張,我們肯定要去的。”
所以,過來的人不少。基本上就是有人不到的,也會著自家鋪子的掌柜過來,送個“財源廣進”“生意興隆”的牌匾什麼的,話說,送牌匾的皆是舊式生意人,新式人都是送花籃,擺在門口,花團錦簇的。
魏年沒再被要求,就主動送了花籃,上面飄著紅綢帶,紅綢帶上寫著“開張大吉,大吉大利”,落款是:夫魏年。魏銀見他二哥送的這花籃落款都想笑,魏時也給妹妹送了一個,寫的字都差不多,魏時的落款是哥魏時。魏老太爺見倆兒子都送了,他就啥也沒送,只管幫著招呼過來的客人。
九成九都是魏家的舊交,知道這是魏家女眷們開的鋪子,如今這都開張了,自然都是好話恭維。剩下的零點一成是魏年的朋友,有魏年的好友程蘇、生意夥伴史密斯。程蘇是帶著相機過來,魏銀原本想尋照相館,後來陳萱聽魏年說,程蘇的報社就有相機,陳萱就托魏年幫著問了問,如此,省了一筆照相館的費用。
史密斯捧來一束鮮花送給陳萱,陳萱接過鮮花,很熟練的用洋文和史密斯道謝,嘰哩咕嚕的說了好幾句。魏年就過來招呼史密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