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殊道,“工廠的話,全都發錢。要是政府機關,除了錢還會發時令吃食。”
陳萱就跟大傢伙商量,“那發多少好?”
這個嘛,秦殊就不曉得了,最後是魏年做的主,每人十塊現大洋,另外稻香村的月餅二斤。畢竟師傅們剛來,雖不能小器,也不要太大方,那樣容易叫人當冤大頭。
然後,就是陳萱魏銀店裡的八月節禮了,這上頭,陳萱魏銀早有經驗,就按去年的主意,一人一個豬後腿,實惠!再有就是節下的月餅,稻香村的東西其實有些貴的,不過,今年店裡買賣不錯,也一人發二斤。就是徐檸那裡,陳萱也想著有徐檸的一份兒。當然,豬後腿什麼的就算了,徐檸在大學住宿舍,就是有豬後腿也沒地方炮製,乾脆變現,包個紅包給徐檸。再有就是孫燕之母,孫太太那裡也得有一份。還有大嫂李氏大姑姐魏金,也是從春天開始就幫著做手工,夏天編帽子秋冬織毛衣,雖然都有算錢,可這過節哪,陳萱想著,李氏魏金這裡直接給紅包就成了。
再者,還有化妝品廠那裡過節的節禮。
待吃過飯,四人又把花邊兒廠的事,當然,現在是手工學校的事商量了一回。
第一件事就是得單獨立帳,帳目方面一直是陳萱在做,這方面倒是清楚的。第二件事就是說好出資數目,然後就是立下契約,這就要是新式契約了,因為秦殊也是大股東之一,所以,用的是新式的契約合同樣式。
不過,魏年提前同三個女人說了,魏家的規矩,沒分家前,男人不能自己在外有自己的生意。所以,他這股就都算陳萱這裡。反正他們夫妻一體,也是一樣的。
秦殊魏銀都沒意見。
這件事,自然要同老太爺說一聲的。
魏老太爺吸兩口旱菸,問魏年,“不就是招幾個婦人來學鉤花邊兒麼,以後也都是零碎的手工活兒派出去,這事兒還要單獨立契?”
魏年道,“這事兒要光咱們自家人,立不立契都無所謂,一股惱算她們姑嫂店裡的買賣就成了。可如今有秦姑娘參股,人家三百現大洋拿出來,我媳婦和陳銀也都各拿了三百私房,這加起來,也約摸一千現大洋哪,不算小數目了。還是立個契,分明。”
魏老太爺想了想,應下此事。不過,雖是新式合同,魏老太爺還是老辦法,要請幾個老夥計來做個見證,因為秦殊也是大股東,魏老太爺的意思,讓秦殊也請個交情好的長輩或平輩的,過來做個見證。
秦殊在北京也有熟人,只是,這可請誰呢?倒是把秦殊難住了。秦殊原想請文太太的,可是,文太太七月十五前回嘉善老家,還沒回來。再有認識的,卻是不大熟。好在,秦殊倒也機伶,她直接從律所請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