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有了爭執,從來都是溫常氏贏,這次也不例外。
雖然這次的爭執有點出乎意料,向來一天能服軟的老爺,固執了大半個月才無奈同意,但是溫常氏卻不太在乎,她心裡甜蜜意之餘,也知道老爺是為了女兒好,只是男主外,不懂女人在後院生活的苦,她挑中這家富戶,也是為了女兒不要像她一樣吃苦。
有了溫常氏的安排,再加上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溫螢這個剛剛及笄的少女也不懂,稀里糊塗同意了婚事。
過不了多久,就嫁了過去。
沒想到,這成了溫常氏一生中最為懊悔的事。
溫螢嫁人第三年,溫承賀在鄉試趕考途中遭遇暴雨,不幸病逝。而溫承賀死後,只留下溫常氏和一兒一女,寡母幼兒,眼瞅著沒有什麼用,李家當即翻臉,將季家那個寄養在家的表妹納為妾室,狠狠地打了溫家的臉。
偏溫常氏討要說法,對方還有藉口,嫌棄溫螢入門兩年,只生了一個女兒,沒有兒子。
並表示,他們納妾,也只是為了傳宗接代。
溫常氏無可奈何,一方面氣自己眼瞎,不聽夫君的,耽誤了女兒婚事,一方面又恨李家翻臉無情,自己卻不敢將女兒接回來。
家裡那個條件,將女兒接回來,也不能幫她找到更好的夫君,反而還要拖累她,跟著自家一起吃苦。
當然,要是兒子能夠中了秀才,又不一樣了。
要是大女兒願意,安排她和李家大公子和離也不是不行。
在此之前,兒子願意去李家一趟,為大女兒漲漲威風,更是再好不過。
就這樣,溫鈞送了名帖去李家,約好了上門拜訪的日子,啟程往臨縣走了一趟。
臨縣名為安縣,名字雖然普通,卻頗為富庶。
當然,這一切還要歸功於安縣的地理位置原因。安縣蔽塞,土地也不肥沃,種出來的糧食每年不夠繳納田稅,早年饑荒不知道餓死過多少百姓。
為了求一條生路,安縣幾十戶百姓帶著全部家產逃出,前往外地拼搏,卻破釜沉舟、陰差陽錯地在經商這一方面有了起色,帶著銀子和家當,錦衣還鄉。
這之後幾十年,安縣百姓實行一帶一路,一個人富貴了就帶起全家,一家富貴了就帶起全族,硬生生在這一毛不拔的鹽鹼地上,活出了勃勃的生機。
李家也是如此富貴起來的。
他們家還是屬於富貴得比較晚的,因為不肯變通,全靠同族拉扯,上一代才堪堪富起來。
底蘊不夠,就連在同縣親友中,名聲也不太好,也屬於下層的。
所以他們家才費盡心思娶了溫螢,希望沾一沾秀才公的女兒身上的才氣,讓下一代有點起色。
只是,到底粗鄙,沒什麼文化,溫承賀一出事就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