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蓮說:「不知道小音你什麼時候回來,勇勝他娘就只幫著燒了我這屋的。不過也沒啥,這屋大些,咱仨也住得下。」
關彩衣看了看梁曉才。梁曉才笑著搖搖頭,示意自己無所謂。
於是這晚,三個人擠在了一個炕上。
第二天,梁曉才和李順蓮都還沒醒的時候,關彩衣就已經醒了。她悄聲下了地,一時還真有些不習慣。主要是她已經許久沒有睡過暖和地方,這冷不丁一睡,早起的時候嗓子還有點發乾發癢。她去喝了口水才感覺好多了,然後開始琢磨是要燒火還是再等一下。
這個時間如果是在梁家,水應該已經挑完了,柴也劈上了。也不知道她在這邊都能幫點啥忙。雖然有了那二十多兩,但她覺得她不能偷懶。如果可能的話,其實她還是希望兒子將來能夠娶妻生子的。
正待胡思亂想,李順蓮跟梁曉才也醒了。兩人穿了衣裳,梁曉才說:「娘,您慢著點。我先出去燒火。」
李順蓮應了聲。梁曉才又到外面說:「姨娘,您也坐著。可以陪我娘說說話。」
關彩衣倒是對這聲「姨娘」沒太大不適,因為早前梁小才在梁家的時候她也聽慣了。熊金平有意不讓她舒服,所以人前都是不允許她兒子叫她「娘」的,叫「姨娘」的時候多。而且一想到以後能常常看到兒子,這些個稱呼什麼的,她倒也看淡了。
她說:「我還是干點啥吧。」
梁曉才一想:「那就熬點粥吧。早上咱們喝點粥,蒸點饅頭。對了,我得去張大娘家看看能不能借點面引子,順便去謝謝他們。」
古代許多人家都有面引子。這東西也叫「老面」,說白了就是上一次蒸發麵面點的時候留下來的一塊舊面。這舊面里酵母菌多,等再做新饅頭的時候和到一塊兒,發麵就容易了,最神奇的是涼了之後這饅頭也不會變硬。只是他這一去梁家十來天,家裡的老面估計沒法用了。
關彩衣說:「那我先去抱點柴吧。」
梁曉才便去拿了昨天辦完和離的事之後買的一塊布料和一小盒點心出去了。關彩衣在牛棚里抱了些柴進屋,梁曉才就隔著柵欄叫了聲:「張大娘,起了嗎?」
煙囪上開始冒煙了,肯定是起了。果然,沒多一會兒張大娘就出來了:「喲,小音啊,回來啦。」
梁曉才遞了東西過去:「回了。給您帶了塊料子和一盒點心。這些日子麻煩您照顧我娘了,謝謝您啊張大娘。」
張大娘說:「你這孩子,都是鄰里鄰居的,這麼客氣做啥。」
梁曉才又往前推了推:「您就收著吧,要不我下回有什麼事哪好再麻煩您了。這眼下還有別的事想跟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