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聽言自然是好一番祝賀,點頭答應道:「這可是大好事,我一定會去的。」
兩人又是一番寒暄,丁嵐更是說了好幾句喜慶話,劉大嬸才轉頭去了別人家。
劉大叔畢竟不是村里人,這親朋好友就少了些,劉大嬸便一家家的找過去,都是往常和家裡交情比較好的,邀請成親那日過去吃喜酒。
待劉大嬸走後,丁嵐倒是沒忘自己當初和劉大嬸答應的,說是等大壯成親時,要送幾個喜慶的燈籠過去。這事既然答應了,自然是要辦到的。
丁嵐思索著,既然是婚事,便打算送一對鴛鴦過去,主要是寓意好。想到這裡,便也不再猶豫,把竹條準備好,當即動起手來。
只是有段時間沒做,手法便有些生疏,最後還是丁巧過來幫了忙。
第二天,這一對鴛鴦燈籠就做好了,雖然略顯肥碩,看著倒是挺喜慶的。
丁嵐把燈籠送去劉大嬸家,正好今日該布置新房了,現在送去正好。
劉大嬸拿著那一對燈籠,很是驚喜。她沒想到丁嵐如今家大業大,卻依然把曾經隨口答應的一句話記在心裡,還費心思做了兩個如此精巧的玩意兒。
劉大嬸心裡很是感動,又拉著丁嵐說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體己話。只是兒子明日就要娶親,家中雜事繁多,便也不好多留丁嵐了。
丁嵐和劉大嬸告別之後,便沿路又去了一趟丁大娘家。如今薛嫂子的肚子也很大了,估摸著再過一兩個月,這孩子就得生了。
丁守信前段時間做火炕,也賺了不少的錢。後來又跟著薛川一起護鏢,往江南那邊去了,也是想趁著孩子下地前,多賺一點銀子。
丁大娘對薛嫂子的頭一胎十分看重,已經不讓她著手干任何活了。薛嫂子每日在家閒得發慌,待肚子穩了一點後,便時不時去村口處找丁嵐說說話。
只是丁嵐有時候也忙得停不下腳,薛嫂子便拿著針線,和丁巧一起做針線活,兩人倒是也能聊一下午。
如今丁守信不在,薛嫂子也幹不了什麼活,地里的活便都得丁大娘一個人做。
院子的門大開著,這是丁大娘想的法子,就是怕薛嫂子自己一個人在家,萬一要生了,喊一聲隔壁的鄰居就能聽見。
也因為孕婦不能受寒,所以裡面廂房的門都是關得緊緊的,丁嵐一邊進院子,一邊喊道:「薛嫂子,在家嗎?」
「在這裡呢,進來吧!」薛嫂子聽到聲響忙道。
丁嵐沿著聲音推開了門,一看薛嫂子正坐在炕上縫被面呢。如今肚子大了起來,很多動作都不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