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略等了等,才有位置坐。
這燕雲樓也學著杏花館的樣子,弄了一份菜單出來。
裴父看過菜單後,笑了:「你們這也有縐紗餛飩,價格可比杏花館還要便宜些。」
跑堂的小二給兩人倒上茶水,神神秘秘道:「我們的點心師傅,那也是杏花館出來的!」
「真的?那來兩碗縐紗餛飩。」
等了好久,在裴父催過一次後,縐紗餛飩才送上來了,看著也很好。
裴父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個,表情有些微妙。
怎麼說呢,這碗縐紗餛飩,味道稱得上好。可和杏花館的一比,就如同畫上的美人與活生生的美人之間的差別。
形似,神不似。
這碗餛飩之所以叫縐紗餛飩,主要是由於其皮子格外輕薄,如同縐紗一般柔軟。但燕雲樓的縐紗餛飩,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柔和透,其中有細微的差別。而燕雲樓的湯底,比之杏花館的,似乎差了一位料,因此吃起來沒有那種能把人舌頭鮮掉的感覺。
倒是值這個價。
吃了一上午,裴父其實並不餓,只是想著原來在杏花館吃過的縐紗餛飩,才點了這個。然而他才吃了一個,就不大想動筷子了。
側身看看小裴,發現他剛吃了一個,就舉著調羹陷入了沉思。
「怎麼了?其實這味道也還可以的。」
小裴嘆了一口氣,學出一副滄桑的語調:「我現在明白那首詩的意思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第47章 冰皮玉兔月餅
午後, 父子兩人在店裡坐了一會兒。
等到他們離開燕雲樓的時候,驚訝地發現整條杏花巷,已經是人山人海。
乍一看上去, 猛然有種到秦淮河邊看燈會的感覺。
尤其是挨近杏花巷口的小攤子,無論是賣什麼, 都圍著一圈人,生意好得不得了。
小裴和裴父見狀, 不經感嘆起來自己的英明, 要是來得晚了,豈不是什麼都要排隊?按照這架勢, 就是排到晚上,也不一定能將東西吃遍呢。
不過既然杏花巷這一條巷子的小吃都吃過了,那他們下午做什麼呢?正想著這事,忽然聽見幾聲絲竹聲,是從戲台子方向傳來的。小裴聽見這聲音, 拉著裴父去看新搭的戲台子。
這戲台子就搭在河邊,不大, 但有兩層樓高, 像個小閣般玲瓏。戲台上有兩扇小門,一扇門上寫著「出將」兩字, 另一扇則寫著「入相」的字樣。瞧著怪新鮮的。
戲台前倒是有放了十來張板凳,但對於這麼多人而言,明顯位置是不夠的。趁現在時候還早,裴父立刻占住一張板凳, 和小裴擠著坐。
也有住得近的人,見狀掉頭跑回家,提著椅子又匆匆跑回來,占住一塊地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