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玉坊的那個清福店?」
「對,就是。」
那不家皇店嗎?羊老太心裡直打鼓,就皇店那群人,還會行義舉?真真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她守在茶棚邊看了一會兒,發現果真是吃茶不要錢,便果斷的上前要了兩碗茶。
畢竟,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一碗茶湯吃下去,很是解渴,這茶滋味還不錯呢。要是自己買,怕是也要花蠻多錢。
這清福店倒還幹了回人事。
不僅在護國寺大街有清福店擺的茶攤,在九門也有,從清晨到黃昏,一連擺了六七日。
這不花錢吃茶的功效,也慢慢顯示出來,月牙兒來到鳴玉坊時,發現已經有不少鳴玉坊的百姓,敢從清福店門前走過了。
清福店也陸陸續續賣出了一些上等茶葉,境況比之前稍稍好一點。
算是個好開端。
忙忙碌碌的,月牙兒好不容易將一整日都空了出來,與吳勉一起四處閒逛。
草長鶯飛的時節,兩人清晨起來,便去湖畔放風箏。
玩累了,就並肩坐在樹下,彼此依偎著休息一會兒。
回程的時候,騾車行到護國寺。月牙兒向吳勉笑說:「新開的一家茶店就在這裡,你要不要去看看?」
「好啊。」
車夫聞言,在路邊停下。吳勉先跳下車,再向月牙兒伸手,牽她下來。
這一家新開設的茶店就在護國寺大街上,叫茶隱店,規模不很大,只有兩間店面。其中空出了靠近門口的半間店面,放置了木桌椅,還有一個高爐,走過去一看,爐火上熬的正是茶水。
每當有客人進店,往長板凳上一坐,自有夥計斟了一小缽子茶來,放在桌兒上。
「您先嘗嘗,若是茶的味道還合您的意,再買。」
吳勉同月牙兒也尋了張板凳坐,不一會兒,夥計便送上兩小缽子茶。
等吳勉將這小缽子茶喝完,月牙兒輕聲問:「你覺得怎麼樣?」
「還好。」
這小缽子茶細細品味,倒也嘗得出是較貴的品種,但可能是因為放的久了,有雜味,並不純淨。真吃慣了貴種茶的富貴人家,決計不會買。
月牙兒伸手手指,給他比了個數:「若是一斤是這個價,你買不買?」
吳勉心裡算了算:「買,這樣的價格,只是比梗子茶貴些。」
在他還未長到可以出去賣果子的年紀,爹爹總要拖著一條跛腿出去走街串巷,所賺到的錢壓根和其他賣果子的不能比,因此那時家裡很貧苦。吳勉記得很清楚,那時他們家吃的茶,與其說是茶,不若說是茶梗泡出來的水。雖說味道不怎麼的,但架不住茶梗便宜呀。他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去茶鋪買這種梗子茶,還要提早去才有。因為許多清貧人家日常都吃這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