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一個衣服都不敢多買的窮學生,六百積分都得省吃儉用才摳出來。六百萬積分完全是他這輩子都期盼不到的高度。
「傻子,想什麼辦法,交給聯邦頭疼去啊。」瞧見對方糾結卻又想不出辦法的模樣,林學筆繼續道:「聯邦不提倡死刑,尤其是我這種外來公民,更要體現禮儀之邦。」
頂多拿他切片做實驗,死了就失去價值了。
杜勤明連安慰的話都說不出來,只有深深的絕望。
「別擔心。」林學筆裝作若無其事地拍了拍杜勤明的肩膀,轉身收拾東西去了。
東西該扔的扔,不扔的東西可以放到社會救助站的倉庫。讓自己在牢外留點東西,不知道算不算聯邦希望犯人好好服刑,以後取回自己東西的心理暗示。
坐牢的感覺沒有林學筆想像中那麼糟糕。
在高度智能化,機器化的聯邦里,就連坐牢都像住酒店。
機器人監管,全程靠自覺。
當然,這是自首才有的特殊待遇。
初到監獄的第一天,林學筆登記了資料,拍了個全身照,就跟著機器人進了一個多人牢房。
這多人牢房算是一個緩衝區。
也可以說是看守所,臨時監獄。
這時的他們還不算被完全判刑,屬於處在灰色邊緣地帶的聯邦公民。
他們要在這裡待七十二小時。
這七十二小時裡,電腦系統會通知家人,看看有沒有人來為犯人申請法律訴訟,或願意出錢免刑、減刑。
若七十二小時過去,沒有家人來申訴,自首者就會根據錄入的監獄數據量刑,再按犯罪輕重分到各個區域。
那時的他們才成為真正的犯人。
若是哪天受不了想要逃獄,圍繞在牢房四周的機器就會採取行動。
最讓林學筆意外的是,林學筆如今所在的這個臨時區域,只要提交申請就能出去。唯一要求是七十二小時前回來。
因此就算林學筆和四個看起來不好惹的半獸人坐在一塊,他還是有些許安全感。
畢竟都是自首進來的。
時間很難熬。
一面鐵柵欄,三面白牆壁,加幾張靠牆的板凳。
林學筆坐了半小時,就覺得很難受。可與之同時,他又開始明白這七十二小時的意義。
只有在這種地方,和相同境遇的人在一起,才能靜下心來思考為何走到這一步吧?
就像面壁思過。
中午,機器人送來午餐。
和社會救助站同樣味道的食物,就連份量都按每個人身高體重搭配好。吃完還有機器人過來收餐盤,當真不需要人什麼事。
吃飽了飯,牢里幾人心情也好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