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峴的年齡比寧逾明這具身體要大上不少,氣質溫和,戴著眼鏡既有書卷氣又十分沉穩可靠的樣子,非常得小朋友們喜愛。
天災那天是端午節,幼兒園有端午節活動。蘇峴沒有參加,在家和家人團聚。天災一到,蘇峴的家人不幸逝世,他擔心學生們的安危,匆匆趕到幼兒園,正趕上倖存的老師孩子們慌成一團,被喪屍堵在幼兒園裡出不去。
其他老師有放不下家人的膽大的當時就跑了,也有膽小的或放不下孩子們的留在了幼兒園,想等孩子們的家長把孩子接走再作打算。
有一些家長來把孩子接走了,但最終還是剩了那麼十幾個孩子,誰也沒有等到。
這些孩子的家長撐過第一波天災了嗎?他們逃走了嗎?還是在焦急地來尋孩子的路上,不甘地、默默地離開人世了呢?
蘇峴聽著孩子們一遍一遍地撥打自己的智能小手錶也無人接聽,不安地問他“爸爸媽媽去哪裡”的時候,總是什麼也不敢說。
唯一幸運的是幼兒園裡存了不少伙食和供給小朋友們的零食,幫助他們撐到了最後。
蘇峴給寧逾明講了一個男家長的故事。
那時街上剛剛亂起來,有一個男家長開著車來接他的小孩,小孩問媽媽去哪了,男家長一身血跡,什麼也沒說。
男家長走的時候也看中了幼兒園的存糧,想多搶走一些,和幼兒園老師發生了劇烈的衝突。
幼兒園老師們還有一大幫孩子們要顧,只能和他大打出手,人多勢眾,把那位男家長打倒在地。
小朋友抱著書包嚇傻了,看著平日儒雅的爸爸去打老師,親切可愛的老師把爸爸也打倒在地。
“……那個男家長平時是很有禮貌、有風度的一個人。打不過我們,最後他沉默地抱著哇哇大哭的小朋友一瘸一拐地走了。我真的沒辦法,還有那麼多孩子每天也要吃飯……但我看著他們的背影,真的特別難受。”蘇峴輕聲說。
“真的太可怕了,那麼多甜甜地叫我老師的小朋友,就在我眼前變成了小怪物,或者被其他怪物給咬了、吃了。活下來的這些孩子,可能再也見不到父母了……”
寧逾明早把手裡的瓜吃完扔掉了,胃裡有些不舒服。
經歷了多少個世界、看過多少人情事故也好,對一切災難、悲劇、醜惡司空見慣也好,心裡總還留著一塊柔軟的角落,會為他人的痛苦而痛苦,被普通人的生離死別戳中。
只是和面前的蘇峴不一樣,他沒有如影隨形的“倖存者愧疚”。
“蘇老師,您以後打算怎麼做?”
他沒有問做什麼,因為他看出蘇峴其實和他有些像。對這個世道,他從蘇峴身上看到了為其他人的悲傷和擔憂,但缺少個人的恐慌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