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玉環,沒有了你,朕此生又將如何度過?」
他根本沒這個打算放手。
就在彼此僵持時,雨簾中再次傳來人聲。
【唐朝如一顆夜明珠,鑲嵌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看到大家對大唐這個時期的解讀,很顯然是對安史之亂有很深的理解,月月便不再多說。
但月月還想再念叨一句,大唐的頹勢玄宗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開創了開元盛世之後,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君王顯然有點「飄」了,那些在政治初期的品質逐漸被丟棄。
人一旦有了功績,就會滋生享樂、懶惰的習慣。
人性而已!
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更是致命的。
起初政治清明時的諫言沒有了,周圍都是阿諛奉承的聲音。
那時朝政荒蕪,均田制被破壞致使大量流民失業。這對於大唐是最為致命的,均田制的經濟基礎被破壞帶來的是府兵制等大唐體系的全面崩盤。①
但帝王卻為了滿足楊玉環的穿著,宮中光刺繡工就達到百人。同時,有記載,楊氏三姐妹都得到君王封賞,每年的脂粉支出就達到百萬錢。
歷經太宗的貞觀之治和後來的永徽之治等攢下豐厚家底就這麼無節制耗損。
還記得那句名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為了博美人一笑,帝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闢了嶺南到長安的道路,只為將嶺南剛採摘的新鮮荔枝快馬加鞭送到宮中。
可見其驕奢的生活。
導致大唐衰落的是人心,君主之心,百姓之心。
當君王讓百姓對大唐的歸屬感和西域諸國對大唐的向心力徹底喪失,便也再難重現大唐盛世。
所以,一個王朝的輝煌必定離不開君王的持之以恆,李隆基政治前期當之無愧的一代明君,而後期卻是將大唐拉入深淵的歷史罪人。
所以,同學們在今日做事時切記要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就像得到磨鐵杵老媼所啟示的那樣,李白才會被文學歷史上尊稱「唐代詩仙」。
好了,今日成語典故到此結束,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唐朝歷史的盛衰有所收穫。】
隨之,顯現在長安各個角落的雨簾漸漸淡去,老天似乎也收到旨意,雨勢竟也漸漸小了下來。
長安城中,不知是誰大喊一聲:「大唐的衰落都是因為女人!聽聞今日是楊太真出觀的日子!」
此言如野火很快在百姓心中蔓延,他們不明白什麼政治策略,只知道楊氏女驕奢糜爛的生活會敗光大唐江山。
更有楊國忠禍國殃民,也是因為那個女人!
所以百姓們開始抵制,不少人聚集在大唐宮門前,他們一致表示,不能讓此女子出觀!
大唐宮內,李隆基面對神跡批判,臉色一陣青白,他怒斥:「大膽!朕已將霍亂魁首斬殺,大唐絕不會衰落!」
他的話滾進直播間,有人毫不客氣回道。
【這一位是角色co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