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立的國家積弱已久,甚至與遼國簽下了不平等條約——澶淵之盟。
自古,都是周邊小國向大國納貢稱臣,而澶淵之盟則改變了歷史,反過來向小國納貢,向小國稱兄道弟,這樣的條約對於大國的宋朝來說十分掉價。
此刻,他的腦海飄過年代時間,公元1118年,重和元年。
趙匡胤愣了片刻,突然明了,他這是來到後世哪個子孫所在的朝代——宋徽宗年代。
他看到關於這個帝王的過往,這是一個在文學造詣上登峰造極的帝王,其性格與南唐後主李煜十分相似,都愛好筆墨丹青、騎馬射箭,更是迷戀聲色犬馬,整天不思朝政。
大宋在他的手上日漸萎靡,朝堂一蹶不振。
然,此時卻有一個契機。
遼國勢弱,不失為收回燕雲十六州的絕佳時機。
在冷兵器時代,長城成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而不可逾越的屏障,然,遼國控制的燕雲十六州恰恰在長城以南,這便促使中原地區的宋朝面對遼軍時,自家大門無險可守。
所以,收復此地對大宋來說至關重要。
而朝堂內喧鬧聲正是討論如何一舉退遼拿下燕雲十六州。
太宰擲地有聲闡述道:「澶淵之盟至今百年,安邊政策強國漢唐和親之策,兵不識刃,農不加役,如今四方無虞,貿然毀約,只怕招來天怒人怨。」
趙匡胤還處在失神中,他尚不知來此所為何故?
亦或是為了擺平燕雲十六州而來?
思及此,甫一聽到太宰之言,冷了臉,道:「鄭大人所言這是享樂慣了,成了大宋的米蟲不成!」
太宰鄭居中沒想到一向沉迷奢靡的君王會有如此疾言厲色的一面,君王不常上朝,即便大事也大都聽取意見處置。
現下,君王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他撲通一聲跪地解釋道:「陛下,臣是為了大宋著想,如今國庫空虛,兵力不足,尚不能與遼軍一戰。」
這些話趙匡胤在接收信息時瞭然於心,他皺起眉,正在思量對策。
此時左相蔡京建議道:「陛下,臣有一計。金國屢敗大遼,遼國亡國在即,咱們何不與金國聯手,一同將大遼滅掉。此舉不僅可以向金以示友好,還可以收復已經失去兩百年的燕雲十六州。」
聞此,趙匡胤臉色更加凝重,一雙眼將蔡京上下打量了個透徹。
一向最善揣度君王之心的蔡京莫名驚出一身冷汗,君王的目光如一把利劍,這還是他伺候多年的君主嗎?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