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所謂口感的情況下,相對於士兵們最熟悉的炒麵,土豆的製作方法明顯要簡單許多,而在更艱苦的環境中,生吃也不是不行。
這時候的人是不懂得什麼容易消化、營養均衡之類的說法的,只要能填飽肚子,提供寶貴的熱量,就是最令人滿意的食物了。
軍隊尚且如此,民間就更不必說,這些新作物的名聲很快傳揚開去,甚至在市面上正式流通之前,就有許多消息靈通的人得知了它們的大名。
新作物的推廣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現在就只等開春,楚矜言已經準備好人手,準備教導百姓們大面積種植。
至於小麥,相對來說還是更難種些,他準備仍然先在軍田嘗試,如果效果喜人,來年再行推廣也不遲。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只要邊防不失守,他們大可以慢慢來。
北疆這裡明面上在打仗,暗地裡已經搞基建搞得熱火朝天,可惜,囿於通訊和交通不便,再加上楚矜言的人有心阻攔,這些情報幾乎一點都沒能傳回京城去。
御使欽差唯一傳回的消息,便是與匈奴勾結的將領名單。
不用往下深查,在同時傳送回京的供述狀上,背景幾乎清一色都與大皇子有勾連。
消息傳回,朝野一時譁然。
楚矜言心想,皇帝肯定是要氣死了。
他離京之前,與景元帝雖談了一場話,可偏偏關於那些叛徒的身份,兩人卻都心照不宣。
皇帝要借他換回不受信任的鎮北將軍,同時還要穩住北疆的局勢,卻又不願付出實權糧草,這件事聽起來簡直荒謬,楚矜言當下便與他交易,換來了母親暫時的自由。
可實際上遠遠不止,皇帝不信任白崇明,自然也不夠信任他,他們要互相牽制,兩人手中都要握有別的籌碼。
景元帝給出的,是關於這件幾乎動搖國本的事件的實際處置權,楚矜言到了北疆,只要他有本事站穩腳跟,有本事在那群只認帥印不認皇室的將領們中間取得實權,那麼叛國一事,不論是楚知行做的,或者不是他做的,就已經沒有關係了。
皇帝真正放棄的,其實是幾次三番讓他失望的大兒子。
他雖然不喜歡楚矜言,卻幾乎莫名地信任他的能力,這一攤爛攤子——皇帝看得清楚,只有交給楚矜言處理最為妥當。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